关于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及改善策略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关于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及改善策略的思考

关奕

肇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及改善策略。首先分析了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干预等方面。随后深入探讨了家庭环境对不良行为的影响及改善策略,以及教育干预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最后,探讨了其他潜在的改善策略,如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和推动社会认知。综合分析了各项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旨在为小龄听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改善策略

引言:

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康复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因此,深入研究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及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

(1)不良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不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攻击性、挑衅、违反规则、缺乏责任感等。根据其性质和表现形式,不良行为可分为外显性和内隐性两大类。外显性不良行为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破坏物品等明显的行为表现;内隐性不良行为则更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

(2)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

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他们可能表现出社交方式不当,由于语言交流困难而习惯使用肢体的方式表达,缺乏社交技能。部分儿童可能因无法有效表达情感和需求而产生哭闹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此外,家长对小龄听障儿童普遍存在溺爱和补偿心理,对小龄听障儿童无原则性的满足,因此产生骄纵、倔强的心理,表现出激动情绪和行为。同时,由于语言障碍和沟通困难,他们可能对规则和约束不理解,容易出现违规和不服从等行为。

(3)影响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因素

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听力程度、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听力程度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智力水平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包括家庭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支持等。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积极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此外,学校和社会环境也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学校教育资源、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

(4)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针对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到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等方面。研究表明,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与其个体特点、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因素,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干预策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支持、心理辅导等。这些研究为了解和改善小龄听障儿童的不良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改善策略

(1)家庭环境对不良行为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家庭环境在小龄听障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升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从而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然而,一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会对听障儿童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家庭矛盾、缺乏家庭支持、父母的教养方式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听障儿童缺乏统一的行为准则,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加不良行为的风险。

针对家庭环境对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改善策略。家庭教育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了解听障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学会有效沟通和支持。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为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家庭心理辅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改善策略,通过帮助家庭成员缓解压力、改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和睦,从而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2)教育干预对不良行为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教育干预在改善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教育干预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教育干预不仅有助于听障儿童在康复上取得成效,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干预的具体方法包括语言训练、行为管理、社交技能培养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听障儿童克服语言障碍、增强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需要对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定期观察,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听障儿童的行为变化、进行家庭随访等方法来进行。

(3)其他潜在的改善策略探讨

除了家庭环境和教育干预外,还有一些潜在的改善策略值得探讨。例如,加强社会支持网络,为听障儿童和其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此外,推动社会认知和理解,减少对听障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营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对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和支持。这些潜在的改善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以期为小龄听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结论:

本文通过对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及改善策略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家庭环境和教育干预是有效改善小龄听障儿童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针对家庭环境,提供家庭教育、家庭支持和家庭心理辅导等策略是有效的改善手段;而教育干预则通过提供早期干预和专业培训,帮助听障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语言能力。此外,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和推动社会认知也是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期为小龄听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石茂雪,雷仕林,陆艳.IFHP模式在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4):144-146.

[2]雷仕林,石茂雪,安琴娟等.IFSP与IEP融合下的小龄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新模式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134-136.

[3]汤黎,李钦委,侯凯等.音乐互动疗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心理弹性、孤独程度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3,21(06):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