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治疗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治疗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苟宝元  

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二氧化锆修复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对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使用钴铬合金修复体,试验组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比修复前后牙齿咀嚼功能、炎症因子(IL-6、IL-8)等情况。结果 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IL-6、IL-8指标值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者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提升咀嚼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二氧化锆修复体;口腔修复;炎症因子;咀嚼功能

口腔修复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对牙齿缺损、牙列缺失和口腔颌面缺损发生原因、表现开展诊断,使用合理的各种修复体,使之恢复和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形态和美观。其中修复体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口腔修复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常规的修复体多采用钴铬合金,耐磨性和修复效果好,但长期使用,侵蚀氧化,颜色变暗,影响美观,同时合金受到侵蚀后产生金属离子,引起炎症反应,影响使用效果。二氧化锆修复体作为非合金材料,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相比于合金修复体,生物兼容性好,对牙龈无刺激,且不宜受到腐蚀,美学效果更优,逐渐受到患者青睐[1]。为充分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应用效果你,本文对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从表1中可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可比。

纳入标准:行口腔修复治疗者;病例档案详细,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者;修复体过敏者;参加其他试验或未完成研究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因素

试验组(n=35)

对照组(n=35)

t/χ2

P

性别

20

19

0.568

>0.05

15

16

平均年龄(岁)

38.54±2.12

37.62±2.08

1.528

>0.05

平均病程(月)

1.35±0.41

1.31±0.43

1.553

>0.05

疾病类型

牙列缺损

14

15

0.813

>0.05

牙列缺失

9

10

牙体缺损

12

10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口腔检查,若存在牙龈发炎等先进行消炎。通过口腔影像学检查牙位,确定修复体。在修复前,先对牙体牙垢彻底清除,拔除病牙,打磨牙体,置入粘合剂,制作修复牙冠,将修复体置入,参考健康牙体对修复体整形、抛光和光照固化。其中对照组使用钴铬合金修复体,试验组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

1.3观察指标

(1)炎症因子指标,主要包括:IL-6、IL-8。

(2)咀嚼功能,包括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利用T-ScanⅢ型咬合力分析仪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修复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修复前,两组IL-6、IL-8相比无差异(P>0.05),修复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修复前后IL-6、IL-8指标对比

项目

试验组(n=35)

对照组(n=35)

t

P

IL-6(ng/L)

修复前

16.21±3.59

16.25±3.65

0.065

>0.05

修复后

23.05±4.31

32.05±3.81

8.063

<0.05

IL-8(ng/L)

修复前

50.25±5.05

50.72±5.17

0.105

>0.05

修复后

70.73±6.18

85.38±6.62

9.705

<0.05

2.2修复前后咀嚼功能对比

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修复前后咀嚼功能对比

项目

试验组(n=35)

对照组(n=35)

t/χ2

P

咬合力(lbs)

修复前

81.27±5.69

82.07±6.12

0.713

>0.05

修复后

151.35±8.31

129.57±8.81

11.263

<0.05

咀嚼效率(%)

修复前

80.41±6.75

81.32±7.17

0.485

>0.05

修复后

92.87±8.47

86.18±7.82

6.795

<0.05

3.讨论

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牙列缺损缺失、牙体缺损等发病率逐渐年轻化,不仅对于美观带来不良影响,还会降低咀嚼功能。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腔修复治疗促进口腔功能恢复。修复体的选择在治疗中至关重要,常用的合金修复体稳定性高,强度和耐用性好,但由于合金活性较高,在使用中会发生牙龈黑线,诱发炎症反应,降低预后效果。

二氧化锆修复相比于合金修复体,强度高、精度高、耐腐蚀、耐高温,且透明性和折光率接近自然牙,美观效果更优。洪巧兰研究显示[2],对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咀嚼功能。本文中试验组修复后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了二氧化锆修复体有助于促进咀嚼功能恢复。主要是由于二氧化锆修复体的非金属特性,在制作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激光扫面,然后由计算机程控研磨支撑,确保精准性和比边缘密闭性,使口腔和咀嚼功能趋于正常。

合金修复体在长期使用中极易受到唾液、食物残渣等腐蚀,从而产生金属离子,诱发炎症反应和出血症状,增加患者痛苦。二氧化锆修复体属于高科技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更好,在受到腐蚀后会产生微氧化膜,避免腐蚀,且对牙龈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从而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本文研究中,修复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肖晓庆[3]研究结果相符。表明了二氧化锆修复体对于减轻炎症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治疗者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有效减少炎症反应,提升咀嚼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航.二氧化锆修复体与钴铬合金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智慧健康,2023,9(30):98-101.

[2]洪巧兰.二氧化锆修复体对上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8):34-36.

[3]肖晓庆.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患者咀嚼功能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江西医药,2022,57(12):2222-2223+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