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韦子梅

广西南宁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意识,结合当前的教育变革趋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四度六部”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实践架构,教师在数学教学各个环节,强化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稳定顺利开展。其中“变式”是四度六步教学法中的关键一步,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为指导,对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变式教学;四度六步教学法

引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在思维和行为活动方面较为活跃,但是对于数学课程,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专注度,难以深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提高探索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在构建高效教学课堂过程中,不仅需要优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效果,更需要重视数学题目的变式拓展。

一、四度六步教学法概述

教师在小学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学习活动空间,应当灵活采用变式教学法,深入了解四度六步教学法的应用理念。从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来看,教师主要是通过“温度、宽度、梯度、深度”这四度,以及“温故、引新、探究、变式、尝试、提升”这六步,对数学教学课堂内容和形式进行科学化设计,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能动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教育意识,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从四度六步法的理论基础上来看,遵循了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可以通过数学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从旧知识当中提取关键内容,作为新知识教授的生长点,真正形成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1]。具体来看,“温度”主要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学习互动情境,给予适当的鼓励;“宽度”是指教师需要响应“双减”政策,满足数学跨学科融合的需求,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拓展延伸;“梯度”是指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层次化的数学作业,进行差异化的指导;“深度”则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温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巩固以往的学习成果;“引新”要求教师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知识点;“探究”需要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应用“变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要点,通过变化和拓展问题形式,达到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尝试”要求教师设计实践性任务,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路径;“提升”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深入分析四度六步教学法应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变式教学实践

(一)优化常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教师在开展变式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常规性的教学模式,设计具有探究拓展意义的教学形式,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教学条件。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学生在固化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兴趣驱动下,深入到数学探究活动当中,从思维方式的转变、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究方面,逐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聚焦于知识本身,以及知识的关键性条件,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构建的质量水平[2]

例如,在开展“圆柱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要求学生掌握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内容,由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抽象性程度较大,部分学生由于思维缺乏灵活度,难以掌握这一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在后续相关题目的探究中,受到思维和理论知识缺乏的阻碍,不利于达到数学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贯彻变式教学理念,落实变式教学方案,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优化。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操作性任务,引导学生在教材指导要求下,剪出圆柱的平面展开图,将长方形卷成圆形,积极探究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能力,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充分发挥变式教学的作用,教师可以进行变式提问,例如“两个大小相等的圆,除了与长方形匹配,能够形成圆柱之外,还可以与哪种形状匹配,构成圆柱?”在这样变式引导提问下,学生可以拓展独立思考空间,提高问题探索兴趣,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答案,学生能够对不同的答案产生质疑,从而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二)延伸数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关键是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借助已有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从而探索新的学习思路,提高数学理论知识应用的灵活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拓展变式教学的开展途径,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小学数学当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具有联系性,其中逻辑关系较强,教师在开展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整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折线统计图”相关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顾统计图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探索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与实际意义。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给出统计数字,引导学生根据相同的数学变量,在绘制折线图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扇形统计图,转化学生统计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回顾以往的数学知识,更能够温故知新,通过变式教学法,提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效果。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状况,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落实变式教学方案。变式教学就是改变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而更加突出本质特征,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教学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通过变式教学改变条件,而非改变概念本身,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毅.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真情,2020(2):0076-0076.
[2]黄志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变式教学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3(6):01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