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

梁茹

蛟河市实验小学1337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提出了明确的减负增效要求。在这一新背景下,教育者需要积极应对,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有必要探讨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性调整和创新,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减负提质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为实现“双减”政策目标,回归育人本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减负提质

前言: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其中“双减”政策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实现语文教育的提质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面临多重问题。第一,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课程内容呈现明显的僵化趋势。过度注重知识灌输,却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使得教育难以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解、背诵和填鸭式教学为主,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这样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难以主动参与,语文学科的兴趣无法有效激发,影响了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学科压力过大成为一个普遍问题,频繁的考试、作业和竞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过度焦虑,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加之过于功利化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偏向应试取向的认知,而非注重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过多的课外负担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学生被要求参加各类语文竞赛、培训班等,使得课余时间无法得到有效安排,削弱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难以实现全面平衡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教育迫切需要深入反思与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需求。

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1发展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发展性原则为基石,旨在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其思维能力、创新潜力和综合素养。这一原则首先强调的是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远离一刀切的标准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科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为他们打开语文学科的大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发展性原则的核心在于将学生视为积极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构知识,形成对语文学科深刻理解。此外,发展性原则也要求将教学与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2人文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坚持人文性原则,将人文关怀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能够培养人文情怀和人格素养。人文性原则强调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通过文学作品、古诗词等传统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人文内涵,培养他们对人生、情感、价值观的感悟。通过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中提升自己的情商和人文素养。其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等,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其在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此外,人文性原则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人文问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的策略

3.1情景营造法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更灵活的策略以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保证学科知识的深度掌握。情景营造法作为一种注重情境体验的教学手段,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学习效果的潜力。情景营造法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适应学科内容的情境。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兴趣的情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情节设计等方式,创设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学科学习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情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呈现语文内容。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示情境,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提高学科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情景营造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可以设定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让学生在某一情景中完成角色扮演,或者通过小组协作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参与度。将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通过情景营造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应用语文知识。情景营造法不仅注重语文知识本身,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对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对情景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感受。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情景的设置,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3.2优化作业,学以致用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无论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内化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所以,在布置作业方面,教师首先应遵循适度原则,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作业,不挑无效或难度过大的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不搞“题海战术”,从而让学生乐于写作业。其次,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置阶梯型作业,有区别地进行分层布置,先进生可以多布置些拓展类作业,后进生则可多布置些巩固基础的作业,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通过作业获得发展;再次,教师应遵循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为与学习知识相比,我们更重要的职责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培养好了能力,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3.3关注过程,多元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首先必须以尊重、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呵护学生的心灵。其次,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及时,答必有评,将评价机制落到实处。再次,教师要尽量采用正面积极的评价,多用鼓励性评价,善用启发式评价,选取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者需要积极应对,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政策变化,不断总结经验,共同努力,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军.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3(20):56-58.

[2]郭慧.“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6):10-15.

[3]陈亚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质提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3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