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课程“微思政+双创”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形态学课程“微思政+双创”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赵娜

山东协和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专业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之中,起到潜移默化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新时代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医学的需求、人民大众美好生活对医学的期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高职医学院校必须借助新时代“救死扶伤精神”,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每一门医学专业课程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开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篇章。一、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高职医学院校承载着培养白衣战士的重要使命,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救死扶伤的本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崇高的职业使命感,有医者仁心。医学生要想成为能够担当“健康中国”建设重任并能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冲在一线的新时代先锋,首先要具备崇高的社会使命感、职业责任感,才能在大灾大难面前不退缩。高职医学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帮助当代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医德”2.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往往基础差、底子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对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等造成严重的冲击,部分学生存在对所学医学专业认同感不高、社会服务意识缺乏、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长期以来,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分列,各自为营,广泛存在“两张皮”现象,且高职医学院校专业课程门类较多,专业课占比远远超出思政课程3.目前已有不少教师在医学课程进行课上练习。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研究背景

   1.1 高校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形态学属于医学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思政也是课程思政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最不容易解决的部分。

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样离不开学生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基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信息化人才的必要举措。

1.2 课程微思政+双创的内涵

“微思政”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细化,从知识传授向思想影响转化,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也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微思政”提供了实施手段和支持平台。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育的“微思政”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专业课有助于锻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并应用创新的素质,与思政融合更能体现立德树人与不断创新的意义。因此“微思政+双创”双元素融合并行将是大势所趋。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党和国家从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做出课程思政的重要部署,强调课程教学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品牌课程和典型经验,但是双创教育与专业课融合及对应课程育人的要求,还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定位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教学的融合还不够充分,创新创业元素在形态学中的应用时机把握不准,导致生搬硬套的现像;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时间短暂,长期影响不足效果有限等等。所以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使思政和双创教育与形态学课程高度融合。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本研究拟利用前期研究中积累的思政和双创素材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建立微思政+双创教学平台,探索实践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使形态学课程知识与思政、创新创业无缝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1.2实践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需贯穿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和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的短暂时间开展。基于“微思政+双创”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内化-创新”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不局限于课堂90分钟,有效激励学生探索与创新欲望,有助于更好发挥形态学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形成一套教学成果并进行推广使用。

1.研究目标

本项目立足于前期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础,提取大思政理论内容并进行碎片化、专业化处理,应用信息化平台搭建“微思政+双创”教育平台,探索“微思政+双创”教学平台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效果,应用于形态学课堂教学以逐步创新“开发-内化-创新”的三部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与创新密切融合,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思政、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

2.研究内容

2.1整合前期思政和双创资源,赋能搭建微思政+双创信息化平台。

本项目组成员在前期研究中经过教学实践和教研研究,在形态学课程中已经形成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五育并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积累了大量的思政和双创资源,在此基础上利用学习通+微信小程序搭建“微思政+双创”信息化平台,开放给教学班级使用。

2.2 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并实践形态学课程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

在“微思政+双创”平台基础上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分别融入思政、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材,达到无缝衔接,融会贯通。实践中形成基于新教学模式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大纲和基本文件。

2.3 问卷调查和考核检验新教学模式并不断优化推广。

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学期结束后等时间节点制定问卷展开调查,结合期末考核检验新教学模式,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并推广。

3.1思政和双创元素融入在形态学课堂教学中浅尝辄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由于医学形态学课程的特殊性,思政与双创元素融入略显生硬,教育深度不够,影响不够深远导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3.2 思政和双创双元素在形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时机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家国情怀、敬业及爱国精神等,两者相辅相成,但是在实际形态学课堂知识点背景下,如何能把握好时机灵活融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3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足,学习动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有教学模式下,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开展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学生普遍反映翻转课堂过于形式化,课堂讨论时间不足,项目式教学完成度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山东协和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微思政+双创”的高校形态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21XJ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