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高佳丽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高级中学   033200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绿色教育”“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但是,要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地渗透到中学地理教学之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一起努力,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策略

1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作用

1.1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综合认知,提升他们的全面素养。首先,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入,学生将接触到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具体问题和实际案例。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活动,将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环境问题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学生在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有效。

1.2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地理学科作为学习地球表层现象及人类活动空间组织的学科,本身就与环境息息相关。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并将生态文明教育概念融入其中,学生将更加清晰地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地球公民,应该对环境负起责任,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这种环境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为未来的环境保护者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者,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学科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包括环境变化、资源利用、城市化等内容,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密切相关。通过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还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将意识到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以便让资源能够传承给后代。这种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关注,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社会成员,为未来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作出贡献。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浅谈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2.1进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和生态环境调查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到地理知识与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从而加深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实施实践教学策略:一是实地考察自然保护区。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地了解到自然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二是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他们可以通过测量空气和水质,调查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等指标,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三是社会参与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如参与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项目,深入体验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个人行动对于环境的积极影响;四是模拟环境管理。通过模拟环境管理的活动,让学生扮演环境管理者的角色,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实施。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2将生态文明内容融入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和把握

在地理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事件、成功典范以及惨痛教训。

其次,教师可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探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探索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途径与措施,以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区域生态研究,了解当地生态系统特点和资源利用状况。通过实地勘查、数据整理和报告展示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区域生态的理解。

2.3通过对课题的深度研究,使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实施专题研究策略:一是气候变化研究。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地区或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该地区或国家的气候变化情况、影响和应对措施。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制作多媒体展示,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二是水资源管理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区或河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地区或河流的水资源现状、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和整理,了解该地区或河流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鼓励学生选取一个生态保护区或者特定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该生态保护区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以及受威胁程度等。学生可以进行野外观察、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该城市的资源利用、环境污染、交通运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3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对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理学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了解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既能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海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巧妙融合渗透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11):47-48.

[2]袁军.浅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