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究

李茜茜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初中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处于初中生来说,其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该阶段的心理健康会对其日后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明确心理健康对初中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意识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健全人格,形成自信、自爱的积极性格以及正向三观。本文从心理健康对初中生的重要意义出发,简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当前社会环境之中,初中生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信息和思想内容。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初中生不仅要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也要确保自身心理健康,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之中树立良好思维意识。为此,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就需要给予初中生心理健康足够的重视,同时积极联系家长、社会,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学和引导体系,帮助学生能够在和谐、向上的环境之中学习和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同时,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而及早发展并解决学生潜在心理健康问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对初中生的重要意义

人格品质是心理健康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当初中生具有较好的人格品质时,才能认识到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完善自我意识、道德和思维,增强自身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在其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来自我暗示,理性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初中生正处在个性和价值观的萌芽期,极易被外物所左右,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极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因此,在初中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初中生进一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素质,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只有初中生保持自我良好心态,才能更好的优化自身心态调节功能,也只有在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之后,他们才可以积极地面对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才可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投入到日后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学习焦虑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面临着中考压力,很多学生会更为注重自身学习成绩。同时,相比于小学,初中的知识具有一定深度且科目增加,因此学生在学习之中会较为吃力。在此过程之中,无论是学生自身、家庭还是教师,都会给予学生一部分压力。在压力下,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成绩与小学相比差距太大、考试成绩不佳等问题而产生焦虑,进而开始自我否定。

(二)人际沟通不畅

集合目前初中生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周边人的沟通,或在沟通过程之中出现一定的障碍。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家长与教师的地位在学生自身之上,这一点也就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部分教师和家长也不会正视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初中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与人交往谈心或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进而导致现实之中人际沟通不畅的问题进一步加重。

(三)精力分散

初中生的身心都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很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的情况,进而导致其无法再课堂上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另外,在高年级之中,由于面临中考,学生压力较大,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延长,很多学生会出现疲劳导致的精神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焦虑等问题,都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分散。

三、改善初中生心理状态的策略

(一)丰富自身手段,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结合目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虽然积极对学生进行开导,但效果依旧不佳。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没有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没有体统了解和学习过引导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引导方法,才能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后即使深入学生内心,寻找问题根源并选择合适的技巧来对学生进行开导。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打造能够令学生安心沟通和对话的氛围,只有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才能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其次,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学生情绪激动,教师就需要先安抚学生情绪,才能进行下一步沟通。如果学生难以启齿,教师也可以选择书面沟通的方式。最后,教师应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和沟通观念,在沟通之中保持与学生对等的地位,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引导学生说出自身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保证学生能够了解问题成因,进而向教师求助并配合教师解决问题。

(二)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班集体之中度过,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阳关向上的集体氛围,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此,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学习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上学习环境。具体来说,教师要以学生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尊重学生学习需要,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并有效减轻自身学习压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为此,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可以利用班会,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或举行相关小活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在日常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好人好事、优秀人物学习等小栏,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二是教师可以从学生干部入手,让学生干部作为带动班集体的“领头羊”,令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阳光的心态。

(三)联合家长,创建良好心理健康引导体系

结合目前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的情况来看,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并保证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之中成长,就需要教师积极联系家长与社会相关部门,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通过QQ、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家长进行合作优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从多种角度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保证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在该过程之中,教师也能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并能够有效形成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引导体系。另外,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对不正之风、不良信息的整顿和拦截,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在生活之中接受到正确的信息和思想观念,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结论: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作为初中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及时了解学生问题并解决,保持其积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心态,树立学生正确三观和意识,教师就需要对心理健康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积极将相关对策和策略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同时,更要联系家长与社会,共同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才能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庆,玄忠文.初中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心理课程设计——以“增强自律”主题课为例[J].辽宁教育,2023(08):31-33.

[2]罗琴丽.新课标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路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8):72-76.

[3]徐海荣.家校协同视域下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0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