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改善上肢骨折患者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针对性护理改善上肢骨折患者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作用探讨

谭青青

单位:安州区人民医院 邮编: 622651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于上肢骨折患者对改善石膏托外固定后肿胀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石膏托外固定,按照护理方法分成2组,即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肿胀评分、临床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肿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运用于上肢骨折患者石膏托外固定后,可有效缓解术后肿胀,护理效果可靠,提倡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上肢骨折;石膏托外固定;肿胀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导致上肢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体育活动、个人健身意识的提高等因运动损伤引起的上肢骨折也愈发普遍。石膏托外固定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骨折固定方式,通过将石膏材料外包于骨折的肢体部位,有效固定骨折断端,防止进一步位移,从而减轻患者疼痛,为伤势的治疗和康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也有临床指出,对上肢骨折患者更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以确保骨折端的顺利愈合,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2]。本文对来我院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采用两种护理对策对照使用,重点阐述针对性护理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石膏托外固定,按照护理方法分成2组,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2~74岁,均值(45.42±15.25)岁,骨折发生到就诊时间1~8h,均值(5.23±1.26)h;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4~68岁,均值(45.28±15.64)岁,骨折发生到就诊时间1~8h,均值(5.17±1.55)h。纳入标准:符合上肢骨折就诊及治疗规范;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上肢骨折史;精神疾病;沟通障碍。两组数据综合比对,差异不突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入院确诊后进行石膏托外固定,解释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固定时间,解除固定条件。提醒患者如果出现肿胀、发凉、皮肤发紫、渗血、剧痛等症状及时汇报。解释石膏保洁方法,清洁后要立即擦干石膏,避免与硬物撞击。

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1)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石膏固定后理想的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姿势、避免受伤、怎样开展日常生活活动等。提供石膏托护理的知识,正确使用止痛药物。何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疼痛或不适,解释骨折康复预期时间,以及不同康复进展的标志,提高患者恢复信心。(2)患肢观察:每日检查患者患肢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指标,如果发现末梢循环受限,立即采取措施解除压力或调整石膏托紧密度,以免影响血液供应。定期检查石膏托固定处是否有渗血、渗液情况,一旦发现,及时清洁伤口,更换干净敷料,防止感染。(3)患肢安置:将患者伤肢适当抬高,加快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对固定处周围皮肤进行按摩,缓解肌肉僵硬,减少疼痛。按摩力度适中,每日3次,每次10min。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按摩的效果和安全性。(4)功能锻炼:长时间石膏固定容易使得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因此有必要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如进行手指抓空和伸展、手腕屈伸和旋转活动,保持手部灵活性和力量,避免手部肌肉萎缩和关节的僵硬;进行肩部旋转、抬高和后伸、肘关节屈伸活动,保持肩部和肘关节活动度;进行悬吊运动,如手臂摆动、小幅度悬吊伸展,以促进肌肉放松,增加关节灵活性;进行拳击的姿势运动,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具体遵医嘱进行,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影响骨折愈合。(5)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个人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确保营养摄入的充足和多样性,以最大程度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以多食高钙、维生素D、蛋白质、均衡饮食为原则。

1.3观察指标

(1)肿胀评分。肿胀显著伴张力性水泡,中心高度≥1cm计3分、肿胀不明显,皮纹清晰,无张力性水泡,中心高度≥0.5cm计2分、轻微肿胀,皮纹清晰,无张力性水泡,中心高度<0.5cm计1分、无肿胀,皮肤弹性正常计0分。(2)临床有效率。根据肿胀评分进行评估。0分痊愈、1分显效、2分有效、3分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检验用百分数(%)和χ2,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s表示,t(或F)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肿胀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肿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肿胀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0

2.55±0.61

0.73±0.26

对照组

40

2.52±0.56

1.39±0.54

t

-

0.229

6.964

p

-

0.819

0.000

2.2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2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40

27

8

4

1

39(97.50%)

对照组

40

15

7

11

7

33(82.50%)

x2

-

5.000

p

-

0.025

3.讨论

与其他固定相比,石膏托外固定优势在于其简单易行、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然而,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与骨折治疗方式的发展,揭示在采用石膏托进行外固定时,患者伤肢容受血液循环不良、肌肉活动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伤肢血管、筋膜组织受损,由于活动受限,并发肿胀现象,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进程[3]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肿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更深入的护理知识,如理想的生活方式、正确使用止痛药、何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及骨折康复预期时间等内容,使患者更能理解治疗过程和自我管理方法,提高对治疗依从性。针对不同进行细致入微的患肢观察和护理,能够在肿胀发生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肿胀程度加重,提高临床有效率。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在患肢安置和按摩、个性化饮食指导方面[4],保障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方法,针对其慢性疾病因素,保证营养摄入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应用于上肢骨折患者中能够更全面和细致的对患者进行照护,降低骨折肿胀发生率,确保石膏托外固定的临床有效率,建议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国富,姚灿,梁军波,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及石膏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3,26(1):83-86. 

[2]卡德尔·依明,胥伯勇,穆合甫尔·买合斯托夫.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掌倾角、桡骨茎突高度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4):410-414. 

[3]刘巍巍,姚坤.前臂骨折夹板外材料固定后肿痛的护理——评《石膏管型、夹板和支持绷带》[J].材料保护,2020,53(6):185.

[4]穆合甫尔·买合斯托夫,卡德尔·伊明,张群,等.两种石膏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J].新疆医学,2022,52(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