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让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活力

王玉华

新疆温泉县哈日布呼中心小学 

【摘要】: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教学要有情境,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关键词】计算教学 估算 算法多样化  实效性

【正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感,让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活力来。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扎实而又不失灵活,以下粗浅地谈谈我对计算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般是以专题训练形式出现,较少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教学中更是很少涉及到。然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已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重要内容来完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中,设计了如下一个环节:把结果等于60的算式贴到黑板上的方框内。问:怎样贴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清楚。于是学生排成了两组:60-0、70-10、80-20、90-30、100-40和60+0、50+10、40+20、30+30、 20+40、10+50、0+60。此组练习,看似计算,实则渗透着数学思想,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感悟“加法中,要使和不变,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应该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减法中,要使差不变,被减数和减数则减少相同的数”。这样组织练习,无疑是把数学思想的感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计算学习中凸显了出来,从而拓展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情境在计算教学中的价值

教学情境应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而且还包括充盈数学味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与生活情境没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背景和教学内容特点,摆脱生活情境的束缚,创设适合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情境,唤发计算教学的生命力。

如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时,除了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之外,还可让学生先复习口算已学过的“27-3”,再让学生试着改变算式中的一个数字,成为个位不够减的新算式。从而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中,积极观察、思考,开放性提出22-3、21-3、20-3、27-8、27-9等诸多新算式。 这样创设数学化教学情境也同样能激活计算教学的课堂,收到与生活化情境异曲同工的效果。

总之,计算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应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全面审视计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讲究开放丰富而多样,重视内在思考而务实,关注充分挖掘而深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教学在计算教学中的意义与功效,进而改进、优化计算教学。

、操作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

操作是帮助学生探索算法,抽象算法的手段。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对算理的理解上,还应及时地概括和提炼出算法。引导学生在头脑里面想一想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向“算法操作”的自然过渡,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步演变过程,逐步摆脱对操作的依赖,从而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你想怎样来计算45+30呢?你能和同桌说说是怎样算得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

(1)摆小棒算:4捆和3捆合起来是7捆,再加5根是75根。

师问:4捆和3捆合起来是7捆,也就是先算多少加多少?(40+30=70)

(2)拨计数器算:先拨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合起来是75。

师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根据拨珠过程,思考先算的是什么?(40+30=70)

(3)直接口算:40+30=70 70+5=75

最后教师小结:比较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40+30=70 再算70+5=75)由此提炼出算法: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先算十位上的数,再加个位上的数。课堂上教师把操作活动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加上教师的不断追问与引导,沟通了小棒操作、计数器演示和抽象叙述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实现了对知识的建构。

因此操作活动应该在算法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领悟运算中的算理;要在算理与算法有机结合方面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数形结合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悟计算的道理,更好地掌握计算的方法。

、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实效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学生在计算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上粗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知觉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原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笼统,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抄错数字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精确分化水平比较低,找不出相似数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时要注意做到:一看、二想、三动笔。在口算中主要看算式的个位是否满十或不够减,笔算主要看抄没抄对数。想在口算中主要想根据个位的情况十位应该发生哪些变化,在笔算中想笔算的法则。然后才动笔写。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计算后自觉地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最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数字、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位要对齐,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竖式应该条理清楚等。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何邦海.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浅析(1)读写2014版

(2)《数学新课标》2022版。

(3)王小红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对话、---新课程(小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