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中的作用

刘永霞  殷宪红

博州温泉县哈日布呼中心小学

摘要: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幼儿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学校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的骤变,以及所上学习课目的骤多,让幼儿在进入一年级后出现不适、畏惧等情况。怎样让幼儿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一年级,并能独立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呢?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认为不止学前幼儿教师有责任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身为一线的小学美术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可以先借鉴国内、国外的名校幼小衔接好的有效措施、想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我们已取得成绩,继续探寻适合我们现阶段的幼小衔接的更好策略。

关键词: 幼小衔接问题;对策

一、幼小衔接问题提出
   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对其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随着幼儿进入小学后教学环境的巨变,小学美术教学的知识含量难度加深、对幼儿学习行为习惯不同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开始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因为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使他们感到新鲜,几天下来孩子会发现不但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外。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每课都会有不同的老师,该遵守的课堂秩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今天把铅笔盒、书本落在家里,明天忘了美术老师让他带的学习工具,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兴趣也打了折扣;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事情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忘,课堂的教学秩序需教师不断强调和维持。加上一些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加剧了幼儿的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顺利进入小学一年级新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家长期望值不同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素质教育的开始,也是其人生中的第一个的站台,从现在开始学生要学会生活、交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等各种本领,开始学会有责任心、坚韧性等优秀品质。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与家长的联系更紧密了,需要老师与家长做好高效沟通。家长对小学一年级该有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学规则有个大致了解,才能有效的配合教师进行高效的教书育人工作。也是小学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家长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对孩子情况不闻不问,不与老师进行沟通。如:我校主要接收来自镇内家庭、村队家庭、山区牧民的孩子,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因其自身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必然会表现出差异。少数父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比较高,对孩子发展的理解较为全面和科学,有较为合理的育儿观,这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就已做了入学前的工作,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农区的孩子父母主要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而且大多数只接受过初中的教育,家庭收入与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多地赋予教育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功利色彩,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超越自己现状的愿望,而不再像自己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这必然会促使他们更多地希望孩子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多学习大学科,而出现轻视小学科的现象。这会给从事小学科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带来教学的困扰,不利于小学科教师开展的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孩子的学习。牧区的家长相对前面两种家长问题会更多。

2、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太大

1)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富有童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也有和谐的心理环境,甚至于放着学校给孩子准备的各类学习工具。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教室的环境要简单大气很多,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小学美术课的课业内容知识含量加大,必然会使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感到压力。

2)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内容以孩子的兴趣为宗旨,志在孩子玩中求学。而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有许多不同,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还有各项其它活动,他们首先要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还要成为学校小卫士,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校园生活也要丰富很多,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3)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师对孩子亲切体贴,事事亲为,幼儿自己做的少,使幼儿倍感温馨。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刚入学的新生在角色的转换上还需要去适应,这可能会让其感到无所适从和生疏。继而出现畏难情绪,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不愿去学校这类现象。

4)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小学教学相对于幼儿教学有较大的差异性,趣味性、直观性上要少些。而课知识容量加大,小学无论哪科都有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这需要新生尽快适应且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3、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

一些孩子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不去做入学前功课。个别家长仍然把孩子当做幼儿,不与教师进行沟通或很少沟通,对孩子不闻不问只知道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该由学校老师全权负责,甚至于对小学科极其轻视,只关注儿童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养成及学习能力培养,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在美术这个实践非常强的小学科,个别家长不给孩子买学具,买了学具也不让带到学校使用,用完不给买等现象时有发生。家长这样做的后果会致使儿童在上小学科时出现下列情况:对小学科不重视,出现上课不专心、不做作业,就是做了也有潜意识的认知,认为这课可上可不上,加之个别大学科教师不适当的语言暗示会更严重等怪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加深,难度加大,出现了与其年龄不相仿的作业水平,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累计其他学科的后果。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小学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家长更应积极做好入学前幼儿各项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弯路。

三、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幼小衔接衔接的对策

我校是幼儿园、小学合一的学校,地利很占优势,学校应组织学前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环境,观察一年级上课情况,组织幼儿参加少先队活动,树立戴红领巾的光荣感并进行其他活动等,增进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上小学的欲望。

小学美术教师也应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学习环境,了解学前大班幼儿绘画教材,熟悉幼儿对美术的认知程度,美术工具的知晓率,使用情况等,这样可以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
1、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下功夫

首先、美术教师应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时采取由慢而快的教学进度让学生更快的适应,作业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作业形式表现多样化、因学生能力而控制作业难度,寓教育与游戏中,调动新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幼儿刚入一年级成为新生,加之生理和心理特点,自我控制能力弱,专注力容易转移。而保持一年级新生持久的专注力是上好课的关键。中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的美术教学方式与儿童的生活方式相似,就能让儿童感到有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说明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更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获得感,同时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爱学,乐学,使一年级新生更快融入小学美术学习。

其次、在美术手工课上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新生可以有效利用同学带来的材料进行丰富的创作,会消除刚进校的新生工具准备不齐的焦虑,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佳作。同时小组合作还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新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还会很快消除新生间的陌生感,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大帮助。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也很重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这就锻炼了新生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快融入集体生活中。

最后、充分发挥班级园地的作用。

班级园地是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且美术能力很强的新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可以将班里画的好的同学的画张贴在这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园地中,感到自豪,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能给其他孩子做榜样,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

2、 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和社会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家长作用尤为重要。这就使得小学美术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重视做好家长工作,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学校召开家长会时小学美术教师要让家长知道小学美术所包含的广度,美术课的性质,每堂课的工具都可能会不一样,平时家长可以留意美术课上能够用到的废旧材料,将其保存下来,便于孩子在美术课上使用。和孩子一起制作课程表,让孩子养成看课程表带学习用具的习惯,了解小学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区别,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从而使孩子更为顺利的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总之,幼小衔接在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上是很重要的,搞好幼小衔接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使新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寻找符合当前实际环境的幼小衔接的路径 ,帮助儿童顺利过渡且解决好衔接问题,让孩子们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