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恒彬 陈文静  袁超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山东省济南市250002

[摘 要] 开展《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评价与成效及典型案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 2023年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JG202316)

[第一作者] 张恒彬,男,馆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通信作者] 袁超,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药学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全国高校都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浪潮,如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文件,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改项目,注重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师对思政育人方法的学习等[1-2]。高职院校亟须深入开展具有创新性、有效性的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探索[3]。《药物化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全面掌握药学专业知识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近年来,我校《药物化学》课程在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建设总体设计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为课程建设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建设优质的《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及进展,展现我国自主创新药物成就。

    示范课程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教学重点需要对接新《药品管理法》和《中国药典》等行业新规范及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调整,坚持以药物发展为主线,药物结构为中心,突出药物的结构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分析药物发展、结构特征、作用、体内代谢、新药开发等,实现从“药”、“用药”到“用药治病”的转变。并强化药学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及实践技能训练,突出将真实案例引入教学,突出体现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等药学化学学科的新进展,如盐酸安妥沙星、青蒿素、葛根素等,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渗透职业素养,为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奠定基础.

示范课程的内容选取要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士及药师)大纲和最新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要求的药物化学考核知识点对接,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8版)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等,精选典型代表药物品种,按照《执业药师业务规范》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要求,渗透职业素养和药学服务能力于示范课程中,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奠定基础。

(三)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示范课程的教学案例及实验实训内容要体现医院、制药企业及药品经营企业等不同岗位对人才要求,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相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训内容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判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课程评价与成效

《药物化学》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以蓝墨云班课为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就评价项目的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的设计、评价模型的构建及运用模型进行的实证评价开展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创设多主体、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系统,采用相应的算法动态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能真正反映学生个体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综合的学习效果评价,使《药物化学》课程建设更加完善,积累课程标准制定、学习单元设计与学习评价的新鲜经验,通过教学实施,启迪学生智慧,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

四、典型案例

《药物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安息香缩合反应,我校已在学生中开展实践三年,从选题到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前准备、实验实施到实验总结、成绩评定,引入绿色制药概念,将应用两种统计软件(正交试验助手和SPSS)进行正交实验设计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的主动性和综合实践能力[4]

参考文献:

[1] 唐正玲,胡蕙芳.“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展望:新生研讨课发挥课程思政效力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8):60-64.

[2] 钟斌, 任茵. 高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实践困境与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92(32):70-77.

[3] 陈理宣,董玉梅,李学丽.课程思政的内生机制、实现路径与教学方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

报,2021,284(8):80-86+95.

[4] 付正,王爱华,丁阳,等. 应用两种统计软件实现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工艺优化 [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