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了》歌曲教学设计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太阳出来了》歌曲教学设计方案

李哆咪

沈阳市实验学校

一、引入活动

(一)介绍歌曲背景

1. 讲述《太阳出来了》的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来源。

2. 分享歌曲的流行历程,以及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影响。

3. 强调歌曲传递的积极信息和对听众情感的激励作用。

(二)播放歌曲

1. 在课堂上播放《太阳出来了》的原版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观察学生的反应,询问他们对歌曲的第一印象。

(三)讨论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1.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如阳光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2. 探讨歌曲的主题如何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历相联系。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二、歌词学习

(一)逐句朗读歌词

1. 将歌词分成若干段落,每段由不同的学生负责朗读,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2.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暂停播放音频,让学生专注于歌词的内容和韵律。

(二)解释歌词含义

1. 对歌词中可能难以理解的词汇和文化背景进行解释,例如“破晓”、“霞光”等。

2. 举例说明歌词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你的笑容像太阳”是如何通过比喻传达情感的。

3. 分析歌词如何通过描述自然景象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山巅的白雪融化”象征着困境的转变。

(三)学生跟读歌词

1.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语调跟读歌词,以加深对歌词节奏和重音的理解。

2. 通过重复练习,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并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3. 采用分组跟读的方式,增加互动性,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歌曲的语言魅力。

三、旋律学习

(一)展示旋律线条

1. 使用乐谱或音乐软件展示《太阳出来了》的旋律线条,指出歌曲的基本结构,如A-B-A的曲式。

2. 分析旋律中的关键音符,如高潮部分的跳跃和长音,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歌曲的情感表达。

3. 举例说明旋律中的某些特征性乐句,比如歌曲副歌部分的旋律重复,以及它们如何加强歌曲的主题。

(二)哼唱旋律

1. 教师首先示范哼唱整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并尝试模仿。

2. 分解旋律中难度较大的片段,单独进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

3. 采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不间断的情况下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特别是在歌曲的抒情部分。

(三)使用乐器辅助学习旋律

1.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钢琴、吉他等乐器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旋律的起伏变化。

2. 邀请会弹奏乐器的学生参与演示,或者播放乐器演奏的录音,以此来丰富学习体验。

3. 对于没有乐器基础的学生,可以提供简化版的乐谱或使用音乐键盘等电子设备,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旋律的学习中。

四、节奏与韵律训练

(一)拍手练习节奏

1. 开始时,教师将拍手模拟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如四四拍或三四拍,让学生跟随拍手。

2. 逐步引入《太阳出来了》的具体节奏模式,例如歌曲副歌部分的强节奏感,通过拍手的不同强度来体现。

3. 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进行集体拍手练习,以增强团队协作感和节奏感。

(二)使用打击乐器强化韵律感

1. 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等,让学生实践操作,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韵律效果。

2. 根据歌曲的节奏图谱,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打击乐器来伴奏,比如在副歌部分使用小鼓加强节奏冲击。

3. 通过小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打击乐器,共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伴奏效果,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三)结合歌曲进行节奏练习

1. 在掌握了基本节奏后,让学生尝试边听歌曲边进行节奏练习,确保他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准确的拍子。

2. 选择歌曲中的某个段落进行重点练习,比如副歌部分的节奏配合,以提高学生的节奏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3.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外部节拍器的帮助下,仅凭听觉和内心的节奏感来跟随歌曲的节奏。

五、合唱练习

(一)全体合唱

1. 在所有声部都熟练掌握了自己的部分之后,进行全体合唱练习,让学生体验和其他声部的合作与融合。

2. 教师指挥合唱,确保音量平衡和音色统一,同时注意歌曲的表情和情感投入。

3. 重复练习合唱中的难点部分,如副歌的和声处理或节奏变化处,直到所有学生都能流畅地演唱。

(二)录音反馈与改进

1. 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合唱练习的过程,让学生听回自己的演唱,自我评估和发现不足之处。

2. 教师提供专业的反馈意见,指出合唱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根据录音反馈,调整练习策略,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练习,直至达到满意的合唱效果。

六、动作设计与表演

(一)创意动作设计

1.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为《太阳出来了》设计简单的手势和身体动作,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2. 例如,在歌曲高潮部分,可以设计手臂上举的动作,象征太阳升起带来的光明和希望。

3. 让学生尝试在特定的歌词处加入相应的动作,如“笑容绽放”时用双手模仿花朵开放的形状。

(二)结合歌曲进行动作排练

1. 在掌握了动作设计后,学生需要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动作排练,以确保动作与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相匹配。

2. 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动作的时机和幅度,确保每个动作都能在正确的时刻展现出最佳效果。

3. 通过重复排练,使学生能够自如地在唱歌和做动作之间切换,保持表演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三)完整表演排练

1. 当学生能够熟练地结合动作和歌唱时,进行完整的表演排练,模拟实际演出的场景。

2. 在排练过程中,教师继续提供反馈,帮助学生完善表演细节,如表情管理和舞台上的位置移动。

3. 确保每次排练都有明确的焦点和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表演自信和舞台表现力。

七、总结与反思

(一)回顾学习成果

1. 安排时间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掌握、节奏感提升以及合唱技巧的进步。

2. 展示学习前后的对比录像或音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太阳出来了》这首歌曲时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认为最具挑战性和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二)学生分享学习体会

1. 开设“分享圈”,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在课程中的体验,包括学习的乐趣、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2.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反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在未来音乐学习中的努力方向给予指导。

(三)布置家庭作业:自学其他歌曲

1. 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技能,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自学。

2. 要求学生练习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并准备在下一堂课上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3. 提供一份简单的自学指南,包括如何分析歌曲结构、如何练习发音和节奏等建议,帮助学生在家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