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与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3

数字赋能与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研究

杨秀云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科建设要求外语构建教育教学的新生态,加强外语与其它学科,尤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理工科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外语教师数字技术能力的现状和提升数字技术的需求,为数字化教育教学新生态提供依据。外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将数字教育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为个人成长和发展开辟新方向。教师自觉掌握数字技术和大数据运用技术,加强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构建数字赋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数字赋能;外语教育;新文科;师生关系;新生态

1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首次出现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内容,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要求各高等学校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求上,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营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提升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生态,加强外语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理工科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深入,以数字化驱动教育变革与发展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智慧教学场景,成为教育新基建的重点方向之一,“数字中国”“数字教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赋能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紧贴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紧跟教育信息化时代走向、紧扣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的重要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六个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有利于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内涵质量,促进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促进新文科建设,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推动外语学科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人类文明传承与进步作出理论和实践贡献。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反应的状况全面了解教师数字技术能力的现状和提升数字技术能力的需求,为教师信息化技能提升以及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供行动依据。通过有效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水平和信息化素养,实现数字赋能与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从而实现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对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和态度、学校拥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师生常用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影响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因素以及为了实现数字化教育生态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同时,本研究还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教育数字化所涉及的各个维度,如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旨在探求教师数字技术和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访谈对象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学副院长、专任教师。

3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向外语教师发放,共计收到232份问卷。该问卷调查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4,接近0.8,说明该问卷的信度非常好。其中Cronbach.α系数即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也就是信度分析,如果信度系数在0.8以上,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信度系数在0.7以上都是可以接受;如果在0.6以上,则该量表应进行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如果低于0.6,量表就需要重新设计题项。从调查结果来看,从教时间方面,1-5年和6-10年的均各占6.9%,11-20年的占比51.72%,20年以上的占34.48%,八成以上的问卷调查对象具有十年以上的从教经历,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20~29岁占比6.9%,30~39岁占17.24%,40~49岁占68.97%,50岁以上占6.89%,大部分受试对象处于四十岁左右,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充足,对接受和使用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比较友好。讲师占大多数,正高级职称偏少,讲师占比55.17%,正高级和副高级分别占3.45%和37.93%。

(1)教师对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和态度。近九成的受试者认为数字技术对外语教育教学非常重要。针对“我能够持续关注数字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选项,回答“完全符合”“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受试者占比分别为37.93%、31.03%、31.03%。受试者均表示“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自觉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大部分受试者表示“能够在数字技术方面与时俱进,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且“能够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做出合理评价”,但也有一成的受试者选择“不符合”,在数字技术面前表示出退却和抗拒,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术亟需提高。针对“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选项,选择符合(包括“完全符合”“符合” “基本符合”)的占比58.61%,“基本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比41.37%。三分之一的受试者表示不具备数字教学信息加工处理和呈现能力。

(2)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涉及受访者单位所拥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项时,可以看出所有受访者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资源,主要以数字化学习平台和智慧教室为主,这与访谈中实验室人员与教学副院长均表示近年来学校层面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比较重视并加大了资金投入。

       图1 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图2  学生经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chart (2)chart (1)

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电子产品早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之一,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慕课、微课、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图书资料库、教学案例库等资源,校园由单一的实体空间变成了虚拟空间、智慧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复合体,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灵活性强、个性化学习的优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的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影响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因素。针对“影响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因素”的选项,回答“使用的时机、师生关系的处理、课程的设计与呈现”的分别占比62.07%、37.93%和79.31%。对比不同教龄的受试者,青年教师更注重使用的时机和课程的设计与呈现,而资深教授多选择使用的时机和师生关系的处理,可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料的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拓宽学生认知空间,但是如果不注重使用的时机和使用频率,反而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发现青年教师更关注如何合理设计和高效呈现课程,而资深教授更关注师生关系的互动,该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4构建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

基于上述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新文科背景下数字赋能有助于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的构建,并且在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信息化教育技术和大数据、数字技术进行灵活运用,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数字教学的优势,实现数字技术与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的充分融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和大数据运用技术的意识。张思雯指出,数字信息化赋能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教师要在国家政策引领下自觉改变教学意识,理解新文科背景,合理运用扎根我国外语教育的教学理论,结合当前的数字信息化经验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以课堂为出发点对外语教学进行改革。因此持续的、系统的教师终身继续教育是必要的,且应是广泛覆盖到每个处于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岗位的教师。[[1]]

(2)引导教师参加各类关于数字教学的培训、讲座和学术性会议。信息素养是外语教师必备能力之一,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素养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五个方面。[[2]]对外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 “升级改造”,以实现语言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型,[[3]]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对于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专业性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邀请相关技术型教师或设备、软件开发方开展定期定员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操作和运用能力。

(3)鼓励教师加强数字、大数据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精准性教学。运用大数据,将教师的关注重点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向学生个体发展,基于大数据整合梳理分析结果,精确掌握学生情况,全面分析学生的学情,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支持,制定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多元型创新人才。周小勇认为,学习者的信息化生存具体表现为学习资源的数字性、学习交往的跨时空性、学习方式的个性化、认知工具的多样化和思维方式的网络化等。[[4]]智慧教学、数字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机房、数字化微格教学等多元化的数字环境和教学资源对外语教育教学新生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运用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模态教学活动,在教学媒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以及评估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

(4)利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学伴、智能助教、虚拟教学环境与空间,帮助学习者完成网络学习任务,建立学习社区,实现学习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大数据分析,是学习者学习实践的集成,学习过程具有明显“做中学、学中做”的特征,实现用以致学和学以致用相统一。人机互动、 tutorial CALL(辅导性计算机辅助外语学习)、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交际等成为外语教育的手段和工具。[[5]]通过非母语学习者和母语话者远程视频互动来训练口语能力,提高非母语学习者对于口语的可理解性和流利性。虚拟教学环境的语音教学能够改进学习者的语音语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答疑、师生及生生互动实现知识内化和深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的融合发展,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不仅关注学生语言技能训练,更重视专业外和跨专业的非技术能力培养,包括沟通合作、项目管理、职业规范、职业精神、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等,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领导力。实现学生学习自主化,挖掘学生学习潜能。通过数据统计、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数字赋能不仅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同时,还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边界,改进教学的时效性,提升学习质量。

5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时期,个性化、多元化的数字资源是实现教育数字化、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不平衡不充分与教育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大数据与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研促教、教研相长。高校管理层面应该为教育教学新生态提供保障,增加教师关于数字资源和数字工具的培训,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度,为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新方向,鼓励教师将数字教育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研究,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合作,利用数字技术创造更多互动式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建立健全数字技术保障体系,营造积极应用数字技术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思雯.数字信息化赋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23,(07): 123.

[2]王剑娜.信息化环境中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20(15):104.

[3]朱哲,杜光明,李廉等. 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思考及建议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S1): 119.

[4]周小勇. 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学——逻辑框架构建 [J]. 外语电化教学, 2010, (04): 36.

[5]徐锦芬,刘文波.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外语创新教学与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9, (05): 1-9+147.                                 

课题来源:2023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23SWC-1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9048382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