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因果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因果关系分析

赵佳宁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因果关系。方法:本文回顾了51位因妇产科会阴切口愈合问题就诊的患者病例,对其中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感染问题显著影响了36名患者的康复,占总数的70.5%,其中10人是由于先前存在的阴道炎症引发的感染;另外,35例(约%)患者的伤口未能顺利愈合是由于切口裂开这一并发症。结论:切口感染和裂开是会阴切口愈合难题的两大关键因素。未来的工作应着重提升缝合技术标准,强化术后护理指导,严谨评估手术适应症,以期有效降低此类不良愈合事件的频发率。

关键词: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因果关系

会阴切开缝合术在产科较为常用,其目的是扩大外阴切口,加快分娩进程,同时避免严重的会阴撕裂[1]。多数接受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产妇通常能够达到切口的一期愈合。但是也有部分产妇会出现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2]。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加强对相关原因的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使产妇能够在产后得到尽快恢复[3]。本研究对妇产科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探讨的是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中11位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经历了会阴切开缝合术且后续伤口愈合出现问题的个案。这些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至37岁之间,整体平均年龄为(27.8±2.5)岁。在这批病例中,初产孕妇占大多数,共有8人(占比72.7%),而有生产经验的经产妇则有3人(占比27.3%)。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造成伤口愈合不佳的原因,并对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2结果

在研究样本中,考察了11位患者的状况,其中有8位(占72.7%)的会阴切口愈合问题是由感染引发的,这是主要因素。这些感染中,有4例(36.4%)是由患者先前存在的阴道炎症引起的;1例(9.1%)是由于产后出血事件;另外1例(同样9.1%)则是因为胎膜早破导致的感染。值得注意的是,1例患者分别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9.1%)和复杂性裂伤(9.1%)引发了感染。除了感染,还有3位患者(占27.3%)的切口愈合问题源于会阴切口的自然裂开。

3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护理中,产妇并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频繁地对阴道进行不必要的检查,这一行为可能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助产士在协助过程中,手部不慎沾染了肛门区域的污物或分泌物,随后又直接接触了伤口,这种未经彻底清洁的操作无疑加大了感染的可能性。在进行伤口缝合时,消毒程序显然未能得到充分执行,伤口清理也不够及时,甚至在缝合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未封闭的腔隙,这些疏忽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隐患。

3.1妇产科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

研究揭示,妇产科患者的会阴切口愈合问题主要源于感染现象,这种感染的发生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多元因素交织。首先,患者先前存在的阴道炎症作为关键催化剂,显著提升了感染的风险。其次,产后大出血、胎膜过早破裂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也扮演了诱发感染的重要角色。此外,会阴切口尺寸不足或遭遇巨大儿的生产挑战,往往会增加分娩过程中会阴组织遭受深度损伤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加剧了感染的发生频率,成为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

3.2减少妇产科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措施

3.2.1改进缝合技术

为了确保会阴切口愈合的成功,首要任务在于提升手术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针对会阴切口缝合的精确性。确保组织结构的完整复位,这是促进伤口良好愈合的核心要素。对于涉及复杂性损伤的病例,高级别、技术精湛的医疗专家的介入至关重要。在缝合策略上,应优先选用坚韧、具有良好张力并具备生物降解特性的缝合材料,同时,尽量减小多余结扎线的存在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在实施缝合操作时,务必维持恰当的张力,避免缝合过松导致止血效果减弱,或者过紧导致局部血流受阻,增加患者的术后不适体验[4]

3.2.2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

在阴道分娩体验中,会阴切开与缝合的操作广泛应用,尽管并非所有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都需经历这一过程。为了减少会阴切口愈合问题,对实施该手术的标准应有严谨的把控。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面临早产、胎儿体重过大、会阴严重水肿等特定情况时,会阴切开缝合术才会被考虑,以此助益分娩过程的顺利开展。

3.2.3加强助产技术分娩

在分娩初期阶段,关键在于准妈妈与助产团队的默契协作。首要步骤是对胎儿的发育状况和孕妇会阴部位进行细致评估,这将影响到剖宫产切口的精确尺寸设定,以避免过度切割导致的严重损伤。在实施会阴切开术时,任何意外的撕裂都应遵循资深医师的专业指导,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3.2.4做好围产期护理工作

(1)严格遵守围产期的无菌程序,确保产妇会阴区域不受任何污染。手术结束后,迅速执行消毒步骤,并使用医用酒精棉布覆盖伤口,以增强消毒效果。(2)强化产后护理措施,特别关注手术切口的恢复状况。一旦发现红肿或异常分泌物,立即启动抗菌治疗,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会阴部位的清洁护理,确保局部干燥清洁。每日采用0.2%碘伏进行两次冲洗或擦拭,维护会阴部卫生。(3)务必提供详尽的产后指导,教育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正确的会阴清洗方式以及防止过度用力排便。鼓励患者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3.2.5做好围产期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在初始阶段,应着重向患者阐明保持心态愉悦对康复的积极作用,并强调合理的膳食搭配、充足的休息以及适度的身体活动在康复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接着,详细教授患者进行会阴区域的自我护理技巧,提升自我保健意识。此外,提醒患者尽量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如有必要,应知晓并采用适当的缓解方法。最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妇科疾病的治疗,确保全面的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苏关影.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6):122-123.

[2] 李云.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J]. 健康忠告,2022,16(3):158-160,164.

[3] 王东艳.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6):97-99.

[4] 谭爱华.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143-144.

[5] 伍亦民. 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J]. 长寿,202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