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医务人员卫生规范》(WS/T313-2009)制定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医务人员,由院感科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并统计。结果2014年全年共调查949人次,卫生依从为86.58%,正确为78%,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洗手时间不够和部位未全部达到。结论我院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和正确较低,降低医院感染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医务人员卫生规范化培训,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提高医务人员卫生依从和正确

  • 标签: 手卫生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和依从性的情况,探讨提高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卫生设施调查表,在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调查236名医生和247名护士卫生依从性和临床科室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共观察到2560次卫生指征。总体卫生执行为58.16%(1489/2560),总体卫生依从为32.50%(832/2560);卫生依从性低主观归因71.88%(1242/1728),客观归因为28.13%(486/1728)。结论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较低,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主要原因,应采取以强化培训为主的综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洗手 依从性 医务人员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方法成立卫生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对医务人员卫生执行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要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改善。结果通过QCC活动,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明显提高,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大大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执行率 效果分析 品管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集束化干预对医护人员卫生依从的影响。 方法 在我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取出 68 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集束化干预和常规干预进行卫生管理,比较两组医护人员进行不同的干预后对手卫生依从的影响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 结果 干预组医护人员采用集束化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情况明显改善,且依从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医护人员接触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卫生依从,而且能够降低院内感染,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就医的安全性和质量。

  • 标签: 医护人员 集束化干预 手卫生 依从率
  • 简介:摘要目的医疗等级评审管理体系对医务人员卫生依从的影响。方法采用医疗等级评估管理体系对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卫生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医务人员卫生依从。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卫生依从为78.33%,高于干预前的48.48%,干预后较干预前提升了61.56%(c2=260,P<0.000)。干预后,不同科室、岗位、卫生时刻医务人员卫生依从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干预后,全院医务人员卫生依从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且自2017年6月起,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70%)。结论医疗等级评审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卫生依从,并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是一项长期有效提升卫生依从的管理举措。

  • 标签: 手卫 依从率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区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的基本情况,探讨提高病区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合格的有效干预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由科室经过专门培训的质控员与科室领导协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卫生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监督和反馈。评价干预后6个月的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分别为21.4%和45.9%,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的干预病区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形式多样,考虑周到,对手卫生执行的提高效果明显,且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手卫生综合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及卫生现状的分析,提高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力。方法:对临床科室100例医务人员分为A、B两组,A组为未洗手者,B组为洗手者,对其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生物学采样抽查检测,结合实际工作对医务人员卫生现状作出分析。结果:A组细菌菌落总数达标为20.69%,B组细菌菌落总数达标为83.33%。结论:医务人员卫生执行力亟待提高,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执行力的健康教育,帮助医务人员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卫生行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手卫生 执行力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据国内外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在干预前普遍不高。儿科患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儿科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预防患儿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十分重要。WHO卫生改善策略在多国实施之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根据WHO卫生改善策略,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开展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儿科医务人员 手卫生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卫生考核,综合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保证医患安全。方法分析医务人员考核标准,提出相应的提高考核质量措施。结果通过加强教育管理,改良考核方法,创造重视卫生氛围等可强化卫生意识,培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作用做好手卫生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掌握防控知识,降低医院感染,降低患者住院成本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手段。

  • 标签: 手卫生考核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主要环节,得到我国国内外医院各个专家以及临床实践者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临床诊疗工作执行和开展过程中,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现状还不佳,所以,提高医务人员卫生依从十分重要,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稳定执行和开展。因此,要确保医务人员卫生意识的增强,避免医院出现较多感染。在本文中,通过对医务人员卫生的了解,分析当前的工作现状,并给出合理的执行策略。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医院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与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的因果关系。方法:本文回顾了51位因妇产科会阴切口愈合问题就诊的患者病例,对其中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感染问题显著影响了36名患者的康复,占总数的70.5%,其中10人是由于先前存在的阴道炎症引发的感染;另外,35例(约%)患者的伤口未能顺利愈合是由于切口裂开这一并发症。结论:切口感染和裂开是会阴切口愈合难题的两大关键因素。未来的工作应着重提升缝合技术标准,强化术后护理指导,严谨评估手术适应症,以期有效降低此类不良愈合事件的频发

  • 标签: 产妇会阴 伤口愈合不良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因果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医务人员卫生管理中实施效果的探讨,来提高ICU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成立CQI小组,培训组员,应用PDCA循环原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调查目前质量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然后设定目标值(80%),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ICU医务人员卫生依从和医生、护士卫生执行(94.3%,90.9%,95.6%)比改进前(76.3%,74.3%,79.5%)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能较好的掌握手卫生时间。结论在医院ICU科室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卫生管理,不仅加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 依从率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处理因素对临床医务人员卫生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个发病较高的科室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6月份对其进行卫生依从本底资料调查;7—9月,对其中5个临床科室免费提供消毒剂+综合干预,其中3个科室仅采取综合干预;10—12月对入选科室仅采取综合干预,不免费提供消毒剂,比较医护人员卫生依从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6-12月临床科室卫生依从为58.23%,各月份卫生依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月份卫生依从最低(35.34%);采取免费提供消毒剂+综合干预措施后,各月份医务人员卫生依从(55.65%~78.33%)明显提高,且取消免费消毒剂后,各月份卫生依从(63.12%~66.23%)仍维持在较高水平。8—10月各科室卫生依从(43.35%~75.17%)均高于7月份,10-12月各科室卫生依从(63.42% ~73.32%)高于7月份(均 P<0.05).结论:免费提供消毒剂对提高医务人员卫生依从性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不是必要条件;反复强化医务人员卫生意识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措施。

  • 标签: [] 手卫生 依从性 医务人员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带来隐患,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医院感染平均为4%-8%,死亡达60%,其中由医务人员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尽管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础环节,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执行起来却非常不易。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改善医务人员卫生状况,切断主要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卫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卫生消毒效果。方法定期对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细菌监测,并将结果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检测医务人员1216例次,合格为88.56%,2010年的合格已达到95.90%;医务人员洗手合格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手术室和供应室洗手合格较高。结论快速消毒使得医务人员卫生得到了很大改善,是行之有效的卫生消毒方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手卫生消毒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卫生现状成为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对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