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何彩筝

赞皇县第二中学 051230

摘要:学生通过在语文课上的阅读锻炼,可以逐渐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会在阅读课上开动脑筋思考书籍里的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式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阅读书刊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问题与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思想情感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对于文中内容的认知与理解,逐渐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提高措施

“阅读”重在“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大多篇幅较长,教师往往会省略读的步骤,直接开始讲解,在学生尚未接触作品时就给出了教师的评判,切断了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开口阅读课文是非常必要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使其情感在阅览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从而实现对文章美感、语感、乐感和情感的体悟。更进一步说,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某些关键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这些句子、段落的精妙,这对理解课文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朗读应成为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

1.建立开放式阅读教学,创设学生阅读环境

开放性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性阅读教学把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方式改变为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多方交流、开放的形式。通过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以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为前提,教师只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而不提供现成的结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组织好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阅读、思考的成果,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学生受到正向肯定,在鼓励下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问题,新知识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形成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真正从学习的“配角”转变为学习的“主角”,有效地创设阅读的和谐环境。

2.改变阅读评价的缺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都很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在授课时一贯采用的“你的意见很正确”“你的看法很独特”等等简单的评价用法,这样做老师确实是在鼓励学生,但也就显露出老师本身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学生会认为老师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学生厌倦这样的课,认为是流于形式。教师要努力引进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要避免单一化,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法。这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自我考察,思考自己在对文本的理解方面,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修改,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避免学生的盲目自信和自卑。

(2)同伴互评法。这是鼓励学生对同伴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态度和学习状况发表意见,培养学生初步的民主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的评价方法。

(3)成果展览法。这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每个学生以各种形式,如展现阅读经验、申述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等,从而体验成就感的评价方法。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承认发展中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情感、思想、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捕捉优点,允许有理解的深浅和感悟的多寡。只要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言别人所未言,发现别人所未发现,让每个学生形成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3.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增加学生阅读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内驱力被调动起来的标志,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是读者积极地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对于提高阅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创造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创设情境尤为关键,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可以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4.教会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信息的方法,精准的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的不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就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信息提炼出来,用精准的语言组合表达出来。信息的提取对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教师应该着重且详细讲解,让学生清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例如,在对章节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讨论概括一段材料。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路与别人的思路相结合,从而客观、全面地对每一段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其中的重要词汇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去,在学生思路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地纠正错误,将学生的思路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地阅读,真正体会到如何提炼信息,怎样精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5.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语文知识是丰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然的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

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1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校园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丽芸.浅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5,(21).

[2]陆芝兰.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 2021, 000(096):34-36.

[3]张孟革.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