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陈秀平   李雨晴     朱程程

联勤保障部队解放军第9〇2医院骨科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并予手术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健康指数量表欧洲五维度问卷(EQ-5D)。   结果: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可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老年;髋部骨折;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质量

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肌力减弱、活动能力下降,极易发生跌倒,而发生跌倒后由于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等下肢骨折的发生率较中青年人更高[1]。有调查显示[2]:髋部骨折患者中超过90%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且术后约半数的患者丧失独立活动的能力,日常生活需他人照顾,极大地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此外,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制动,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风险,成为患者术后主要死因。近年来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不断深入,多项研究指出[3]:髋部骨折术后应尽早开始下床活动,最好应在术后48h内进行,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恢复,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然而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依从性较差,同时需考虑其活动的安全性,因此其早期活动应制定更为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案。本文将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并予手术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41例,女31例,平均年龄(82.1±2.3)岁;对照组男43例,女29例,平均年龄(81.9±2.1)岁。纳入标准为:(1)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髋部骨折;(2)接受手术治疗;(3)生命体征平稳;(4)认知、沟通正常;(5)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其他影响活动的疾病者;(2)严重心肺、神经功能异常者;(3)精神异常者;(4)入组前发生压力性损伤者;(5)术前发生肺部感染者;(6)配合度较差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具体方法如下:(1)充分评估: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充分、全面的评估,通过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年龄、现病史、既往史、用药情况、骨折前活动能力、骨折后活动情况、近日来的饮食情况等。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等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测量其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遵医嘱抽血查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糖等指标。关注阳性体征,必要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评估患者的肌力和活动能力。完善心电图、肺功能、B超、胸片等检查。(2)早期活动方案:术前即应开始肺功能训练和下肢训练,嘱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或借助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器等锻炼肺功能,以提高其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度。嘱患者术前卧床期间进行踝泵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除以上训练外,还应增加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伸运动等[5]。病情允许者可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从坐轮椅到床边站立,到借助助行器在病区内行走。护士或患者家属必须在旁予以保护,穿好防滑鞋,使用合适的助行器,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强度。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道。活动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头晕、心慌等症状,出现异常立即休息。(3)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以提高其配合度。指导患者记录每天的锻炼情况,如每日行走的时间和距离、感受等,患者在每日的记录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其锻炼依从性和信心。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锻炼中,积极督促、协助患者,提高其活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健康指数量表欧洲五维度问卷(EQ-5D)。 

1.3.1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即计算患者自手术室返回病房,至其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

1.3.2 生活质量:采用健康指数量表欧洲五维度问卷(EQ-5D)进行评价,该量表内容包括自我照顾、行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及不适、负面情绪共5个维度,用1~3表示没有困难、有些困难、非常困难,总分0~100分,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EQ-5D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施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后,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

组别

例数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d)

观察组

36

2.18±0.35

对照组

36

5.56±1.14

P

<0.05

表2   两组患者EQ-5D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自我照顾

行动能力

日常活动能力

疼痛及不适

负面情绪

观察组

36

92.21±2.13

93.14±2.24

90.07±2.18

91.18±2.88

88.95±1.98

对照组

36

83.24±2.45

82.47±2.36

81.15±2.27

79.14±2.54

72.28±2.04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COPD等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其器官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心肺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影响了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此外,老年人惧怕疼痛,担心活动造成跌倒而不愿下床活动等,成为影响其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因素。

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对患者的病史、个体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估,指导患者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下肢功能锻炼,以提高其肺功能、下肢肌力和活动能力。活动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强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执行[4]

综上所述,本文将早期活动综合评估方案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晔,张玉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J].中国医刊,2021,56(1):114-116

[2] 张新玉,安帅,刘利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长期的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刊,2018,53(1):48-50

[3] 张燕,王婷婷,车路,等.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1615-1620

[4] 杨芳梅,闭惠虹,张燕,等.早期离床活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