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1

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知识

黄瑶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攀枝花市617000

颅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或震动而引起的损伤。它是一种常见的伤害类型,可以导致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什么是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临床表现和分类有很多,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常根据病人的损伤程度和损伤部位的不同来进行分类,而基于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三种类型。

轻度颅脑外伤指的是头部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的类型,一般这类病人不会出现昏迷或昏迷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中度颅脑外伤则是指头部受到了较强的外力作用而导致出现脑震荡、颅内出血等症状,一般这类病人的昏迷时间往往会超过30分钟,但是不会超过24小时,常伴有神经体征、晕厥、记忆力严重损害等症状,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则是指病人头部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外力作用后所导致了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严重损伤,一般这类病人的昏迷时间都会超过24小时,常伴有严重的神经损害和呼吸循环障碍等严重症状。

2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知识的介绍

2.1感觉功能康复知识介绍

通过对病人的听觉刺激,可以使病人的意识得到有效的唤醒,并使病人的精神出现明显的波动。可视化的引导可以促进病人的记忆恢复,对于脑外伤后的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病人的康复护理引导中,应协助病人制定可视化的引导计划。病人在疾病发生后有感觉减退,应通过合理的食物刺激来减轻病人的味觉机能,逐步减轻症状;改善病人的味觉机能恢复。

2.2认知功能康复知识介绍

通过听音乐、沟通交流、刺激感觉神经等方法,让病人的认知能力逐步得到恢复,并对病人的认知能力进行恢复,从而促进病人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2.3心理康复护理知识介绍

透过康复指导计划,提高病人的精神健康教育程度。同时,在对病人进行精神康复的康复指导时,要消除病人的畏惧情绪,理顺病人的人际关系,增强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使病人的精神品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4肢体功能康复知识介绍

2.4.1运动功能训练。在卧床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位置和处理,以减轻病人四肢的痉挛,加快血液的循环。

2.4.2关节活动度训练。重视对病人的关节运动的调整,协助病人进行更好的运动锻炼的引导,以保证病人的病情伤害得到提高;提高病人对关节运动的引导技巧。比如,在病人的关节运动训练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屈伸、抬腿、伸展等动作,逐步提高病人的关节运动功能,使病人的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病人的关节运动训练水平。

2.4.3翻身起坐训练。针对脑创伤病人的神经反应障碍,在治疗中要注意协助病人进行起身和起身锻炼。通过对病人进行自我康复训练,使其在病人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更加高效地发挥其优点与特点。

2.4.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时,要注重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管理。比如梳头,穿衣,上厕所;在饮食及其他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的锻炼中,也要协助病人进行适当的调节,以达到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功能的目的。
2.5语言功能康复知识介绍

在进行言语功能康复的康复指导时,要对病人进行各种言语功能的培训。对病人言语能力之影响因素的剖析,改变其言语行为之生活方式,协助病人完成其日常言语能力之恢复。在病人进行言语功能恢复的同时,让病人学习拼音、识图和计算;通过动作、表情等方法对病人进行语言功能的修复,提高病人的言语认知,保证在言语治疗的同时逐步得到缓解,为提高病人的自我康复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涉及较多学科,且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康复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康复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病人的幸福感。然而,康复护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颅脑外伤康复护理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