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研究

韩政、贾明明、张欣、肖楠

青岛科技大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健康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的重大关系和基本问题作出重要论述。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高校在探索“体育+思政”一体化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本文着眼于“三全育人”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效果,形成“体育+思政”一体化融合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思政教育、体育教育、融合研究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时代,要想讲好“大思政课”,充分推动“思政+体育”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实践中讲好思政教育,在思政课堂中倡导体育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使思政课堂的实践性、亲和性不断增强,思政元素在体育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不断发挥,思政教育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衔接作用不断增强,这是时代发展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体育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

体育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其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起着树立品德、磨炼意志、锤炼品格的重要作用,以一种和谐、轻松、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体育健康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国内高校探索思政与体育教育的相互融合,国外高校更注重体育本身的育人效果。国外有关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育人的文献甚少,但国外对于体育实践育人工作的重点推行与创新实施与本文研究方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国外采取的体育实践方式多元化、日常化、全民化对于本文探讨思政与体育教育融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学者对高校思政与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理论已较为完善。杨福军指出,体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与思政教育同向育人的教育优势,两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必将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成效[1]。姜淼淼认为,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程的显性、隐性教育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深掘思想政治作用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2]。杨羿认为,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是一个可行性方案,既有利于治愈思政课目前的“病症”,为思政课今后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又可以在思政课中融入高校体育育人理念,形成独特的体育工作品牌[3]。王小安则认为,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育要发掘多元化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式教学模式、开展激励式竞赛驱逐、巧用经典文化浸润等等创新实践方式[4]

由此可见,高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的探索融合对攻破育人难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较大帮助,国内学者在探索创新融合实践道路方面对理论以及创新实践方面作了系统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高校体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实践轻理论,甚至认为体育是单一的技能训练课程,忽视了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训练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在学生良好品质培养、体育精神塑造等方面存在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融合意识不足

受高校体育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目前部分高校体育和思政教育融合意识不足,没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传统思政观念已不适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新时代“以体育人”课程新格局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应从学校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等多方面来讨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思政的育人功能[5]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与体育教育融合研究的策略(一)立足理论根本,“体育+思政”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体育+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好思政课,推动“体育+思政”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积极引导学生把“体育+思政”教育事业发展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课堂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成立体育思政课程学习小组等途径,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的体育热爱度同时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跨学科融合,建立包括“思政体育”在内的体育课程新体系,促进体育课程的跨学科融合,以此积极促进体育教育在大学校园内实现人人参与,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内在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资源、功能和价值,激发体育思想教育功能和意义,推动“体”与“育”紧密结合,引领体育回归本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6]
(二)搭建实践平台,把“体育+思政”融入第二课堂

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公益体育、体育实践平台建设、体育联赛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切身感悟“体育+思政”精神,增加对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的理解。同时也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利用好开学典礼、校庆纪念日、体育文化节等,组织开展以”体育+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良好的“体育+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大力推进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发展,加强高校校园各类体育赛事的整合、管理和推广,推动体育赛事不间断地贯穿全年,建立起“月月有联赛,周周有赛比事,人人能参与”的体育工作格局。

(三)创新宣传载体,把“体育+思政”教育融入新媒体新技术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加强高校校园体育主题网站的建设,灵活运用“网言网语”,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体育+思政”主题教育网页专栏。鼓励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创作关于“体育+思政”教育的网络文化作品,例如录制体育活动VLOG、创作歌曲、拍摄鱼体育思政相关的摄影作品等,使“体育+思政”教育学习在学生群体中活跃起来,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展并且有机融合,形成二者互补的教学格局,切实做到资源最大化整合利用,打造“便学利学”的教育平台,做到“双线”学习,为学校的体育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完整的指导体系。

[1]杨福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4):65-68.

[2]姜淼淼,孙玉巍.学校体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体育世界,2023(07):88-90.

[3]杨羿. 学校体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22.

[4]王小安,吴欣,卢大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价值阐释与路径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7):95-100.

[5]胡琳,杨洋.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7):100.

[6]刘安琪.“体育+思政”一体化融合育人路径探索[J].中国德育,2024(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