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立德树人思想构筑小学品德与法治德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践行立德树人思想构筑小学品德与法治德育课堂

陈斌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中心小学 514457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品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品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的困境及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法治;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一、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困境

第一,品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手段相对陈旧,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即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讲授理论知识和说教,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出现逃课等不良行为。同时,品德与法治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许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大道理”,并未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索心理,导致教学实效性较低。

第二,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当下的教学目标。品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再加上品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社会发展趋势,让他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因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不会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教学,仅是按照教材中的课程内容进行讲述,这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品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开展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首先,要对教材内容做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解读。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品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注重因材施教。其次,要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师要与班主任或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及成长情况。最后,要充分考虑品德与法治课的独特教育意义及价值,开展多元教学场景分层教学。

(二)增强课堂互动,促进交流沟通

在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创新,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活跃课堂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对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合理优化升级,以便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升道德素养

在小学品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课堂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对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品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注重作业设计,强化德育知识

课后作业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意识,是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品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后作业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可以覆盖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这对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任务布置、问题思考等方式进行课后作业设计。

(五)注重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情境创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在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水平。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充分将品德与法治知识融入社会生活。

(六)强化教师意识,保障教学质量

教师是品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需要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来有效地给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应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包括品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育部门可以发布品德与法治教学的指导文件,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标准。这些指导文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要求,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和示范案例,促进教师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实施。同时,建立健全教师监督和评估体系,对教师的品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这可以通过课堂观摩、教学设计评审、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教师在品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教学质量。

(七)跨学科挖掘与拓展资源

教师将品德与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如语言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实地考察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研究历史事件、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探讨品德与法治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价相关问题。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品德与法治问题,并培养自身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尝试采用项目学习、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和合作,促进品德与法治教育的深入开展。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品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教育,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处,教师还要合理设计作业,强化德育知识的渗透,注重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使品德与法治教学变得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应强化自身意识,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品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万冰茹.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品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22(22):29-31.

[2] 田召辉,孙锦慧.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品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