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究

蔡婷婷

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都是占有重要位置的,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技能,对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有重要意义。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别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职业需求进行教学,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撰适合的教材,共同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为教育行业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五大技能是“弹、唱、跳、说、画”。为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需求,建设有特色的舞蹈课程成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研究问题。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 舞蹈 教学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良好的舞蹈能力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些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各个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可能离不开教师良好的舞蹈能力,它是幼儿园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不同于专业院校的专业舞蹈课,也有别于中小学的舞蹈美育课,也不是舞蹈爱好者的舞蹈学习培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社会需要,为培养实用型的幼儿园教师而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幼儿园实际工作出发,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幼儿教师为目标来进行我们的教学。

随着教育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教育行业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当前中职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素养,培养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舞蹈教学,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不能正常进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被调动起来,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并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选择,既要运用普通教学模式的一般原理,又要尊重舞蹈艺术的特有规律,两者相互交叉,有机地结合。

一、示范

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它借助人体运动所产生的舞姿和造型作为主要的舞蹈词汇,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传达艺术之美。动作性是舞蹈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历来强调师范性和示范性,因此舞蹈课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有一多半来自对老师的模仿,所以示范式教学是舞蹈课堂教学较合适的模式。教师要将所教的舞蹈进行规范完整的示范,为学生的模仿定向。这里讲的规范是指音乐、道具甚至是服装均要到位。完整是指教师的范跳要连贯,一气呵成,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完整的印象,先入为主。教师要用准确优美、长于表现力的形体动作,加上生动、明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解,让学生按正确的情绪、情境来学习动作。

二、模仿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体姿态,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节奏感、韵律感,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本风格,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及典型动作的基本方法,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并能创编幼儿舞蹈,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行为艺术。因此,舞者动作是否优美和到位直接影响着欣赏者的感受。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前并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且年龄偏大,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在基本功训练方面的可塑性降低。加之有的学生进校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舞蹈,更无从谈起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为能达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目标,合适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模仿在教学模式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模仿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有选择地自己练习,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锤炼,也可以是动作组合的连接。教师可以同时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为学生解决难点。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学会分析和揣摩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技能探求的欲望,从而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三、迁移

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上,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他们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着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将来学生走进幼儿园做好幼儿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着高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创造性地掌握所学的舞蹈,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教学的目的。

舞蹈是以人类的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渠道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幼儿学习舞蹈,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增强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所以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学前教育专业的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具备有效开展幼儿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而这一切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仰仗科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发挥作用。希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饶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多维评价的必要性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234-235.

[2]胡拉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9(21):123.

[3]王俊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9(07):128-129.

[4]潘舒舒.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22.

[5]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3(16):64-65.

[6]刘芸.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J].艺术研究,2014,4。

[7]杨军.培养优秀舞蹈人才要以科学理论为先导——《舞蹈选才与训练科学》有感[J].民族艺术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