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常芬

长江大学

摘要:新时代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创新,思政教学融入专业培养势在必行。本课程以严绍璗先生撰写的《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为基础教材,以费孝通先生撰写的《民族与社会》为辅助资料,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生为教授对象,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为先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以“区域”为理论视角,考察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地理与东亚人文的关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教学设计;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

    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具体体现,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全面规划整个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对每一门具体的课程提出了明确建设目标的要求。在加强思想引导的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做到既培育精品,又确保课程整体质量和水平。

    本课程以费孝通的《民族与社会》作导引,以严绍璗的《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为蓝本,辅之以周阅著述的《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日文学与文化》,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生为教授对象,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为先修课程,旨在正确理解和总结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个月为一个学习阶段,每一个阶段请学生提交研究报告,汇报学习和调研情况,并就学期论文的完成进度和状况做详细说明。

    课程考核包括课内实训发言和期末论文两个部分。课内实训成绩占30%,包括考勤、多次课堂提问、读书汇报以及调研情况汇报。期末论文占70%,评价的标准为政治立场、与该课程主题的契合程度、创新性以及逻辑思维运用能力。

    授课伊始,在广泛借鉴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引用严绍璗先生在《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的观点“在古代亚洲大陆,中国文化与日本相比较,长期处于高层次的阶段。中国文化与文学所获得的成果与经验,是日本古代文学实行自身变异的主要材料。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每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以及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文学样式的相互联系中,几乎都与中国文化的会合密切相关”[1]构筑课程基石,并参考该专著的目录,力图探讨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日本古代短歌诗型中的汉文学形态、上古时代中国人的日本知识与日本文学西渐的起始、日本古代小说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白居易文学在日本中古韵文史上的地位与意义等。

一、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在分解中日神话构成诸因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日本神话是东亚诸民族原始观念的复合体。在这一复合体中最活跃的因子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以文学和哲学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中日比较文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把握中国和日本古代神话最基本的内容和形态,树立中华文化传播海外的自信。

二、日本古代短歌诗型中的汉文学形态

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古代诗歌在从自由体向格律化发展中,“短歌”诗

型形成的若干特征,了解《万叶集》和歌的形态与中国文学的痕迹。让学生认识到“短歌诗型是日本语音律的绝对形态的表现”[2]这一观点的局限性,深刻理解日本古代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化启迪的观点。

三、上古时代中国人的日本知识与日本文学西渐的起始

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中日文学交流,从单向传递发展为双向流动,于

中日文化史上,揭开了新的篇章,重点讲述唐代文坛上中日诗人的交往。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随着人种的迁移逐步传入日本,并渗透到当时正在形成的日本神话变异体中,并在和歌诗型的定型过程中起着积极的媒介作用。另外,让学生知晓,在中国文化东渐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步扩大了自己的眼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对日本列岛观念的变革。

四、日本古代小说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联

让学生认识到日本古代“物语”体小说在其形成过程中,通过与中国文学的交融,蓄

积了相当的文学表现能力,最终在日本民间文学的土壤中,造成了新样式的诞生。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古代小说在题材、构思与创作手法诸方面,从中国文学,特别是从六朝小说与唐代传奇中吸取了诸多营养。

五、白居易文学在日本中古韵文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让学生了解公元9世纪到12世纪,日本文坛因崇拜中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刮起了一股

“白旋风”,历400年而不衰。这构成了中古时期中日文学交融的最主要的内容。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对中古时代的文学界来说,白居易文学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异国的文学珍品,供人鉴赏和研究,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楷模,供作家们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仿效。

    总而言之,本课程在确立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求技与求道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马克思在讲到以往的各种形态的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的态度的时候,曾经说过:“不正确理解的形式正好是普遍的形式,并且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是适合于普遍使用的形式。”马克思在这里讲的“不正确理解的形式”,指的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实际生活中,都是按照自己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理解和吸收文化遗产的。[3]古代日本官僚知识阶级各个阶层,对于中国文学及文化的态度,正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这种情况。

作者简介:常芬(1985年11月),女,汉族,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冲绳文学、琉球民俗。

基金项目:2022年长江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立项项目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民族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16卷本)》,群言出版社,1999-2004

3.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

5.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6.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1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7.周阅,《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日文学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8.王晓平,《东亚文学经典的对话与重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王晓平,《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10.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Yangtze University     Chang Fen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Master’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Ancient Literature" written by Mr. Yan Shaodang, supplemented by Mr. Fei Hsiao-tung's "Nationalities and Society", and taught to master's students majoring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course takes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the prerequisite, aim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culture, literary geography and East Asian humaniti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region".

Keywords: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on Reg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design; A Historical Draf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1


[1]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4页。

[2]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48页。

[3]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1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