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王悦

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摘要:电气二次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等特点,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应用和技术方面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挑战。本文主要分析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二次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作为电网中关键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电网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积极引进和应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完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功能,提高监测效率,为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进而为我国电力事业建设及发展的注入强大推力。

1、电气二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电气二次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保护手段之一,它通过对电流、电压和频率等信号的监测和分析,识别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迅速启动保护装置以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电气二次继电保护从电力系统的一次侧采集信号,通常为电流和电压。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CT)进行采集,而电压通过电压互感器(VT)进行采集。这些信号经过合适的变换和调整后,传送到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侧。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侧,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对采集到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处理。这包括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相序识别等操作,以获得所需的保护量。根据设计的保护算法,电气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过电流、短路、接地等。保护算法通常基于电力系统的工作特性和运行条件,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值与预设的保护限值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如果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发现故障存在,它将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以隔离故障区域,防止其对电力设备和人员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保护动作可以是启动断路器、切断电源或发送警报信号等。电气二次继电保护通常与其他继电保护装置、监控系统和上位机系统相连,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它可以与其他保护装置进行配合,实现联锁保护和协同操作,同时将实时数据和保护报警信息通知到监控中心。

2、电气二次继电保护相对于传统保护手段的优势

电气二次继电保护相对于传统的保护手段具有多个优势,使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电气二次继电保护采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具有快速的信号处理和计算能力。相比传统的保护手段,它可以更迅速地检测和识别故障,在短时间内启动保护动作,有效地降低了故障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影响程度。电气二次继电保护通过对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准确的采集和处理,结合先进的保护算法,可以实现对各种类型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的精确判断与识别。相比传统的保护手段,它能够更准确地定位故障位置,并实施更精确的保护动作。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具有较强的可编程性和可配置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要求和运行条件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它可以适应不同的保护策略和场景,并能够与其他保护装置、监控系统进行联锁和通信,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性能和协调性。电气二次继电保护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能够提供丰富的故障信息和报告。这使得对于故障分析、系统诊断和故障恢复等方面的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有助于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电气二次继电保护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3、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保护之一。它旨在检测电流异常情况,如短路故障、过载等,并迅速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潜在的设备损坏和安全风险。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并与预设的保护限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过电流事件。过电流保护需要准确地测量电流值。为此,通常使用电流互感器(CT)将高电流传输到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侧进行测量。CT可以根据电流比例定律将高电流转换为较低的二次侧电流,以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入范围。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侧,电流信号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以消除噪声和增强信号,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同时,还可能进行相序识别,以区分正序和负序电流。过电流保护使用不同的保护算法来处理测量到的电流信号。常见的包括瞬时过电流保护、时间限制过电流保护和方向性过电流保护等。这些算法基于对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故障类型的理解,通过与预设的保护限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过电流事件。如果过电流保护检测到超过或达到预设的保护限值的过电流,它将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

3.2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用于远距离线路和变压器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判断故障位置,并发出保护动作,以限制故障影响范围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距离保护通过电流和电压互感器(CT和VT)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采集。这些信号经过变换和调整后,传送到距离保护装置的二次侧。在距离保护装置的二次侧,电流和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相序识别等处理步骤。滤波和放大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而相序识别帮助判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距离保护利用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来计算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相对距离。这通常使用阻抗与电流、电压的比值来表示,即距离保护特性。距离保护的工作是通过与预设的距离保护特性曲线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事件。当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实际距离超过预设限值时,距离保护将确定故障发生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一旦故障判别为存在,距离保护将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动作。这可能包括切断故障区域,关闭断路器或刀闸,以隔离故障并防止进一步的电力系统破坏。

3.3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大功率设备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比较电流测量值的差异来检测设备内部故障,并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差动保护需要准确地测量设备的电流值。为此,通常使用电流互感器(CT)将高电流传输到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侧进行测量。CT将高电流转换为较低的二次侧电流,以满足差动保护的输入要求。在差动保护装置的二次侧,分别对进入和离开被保护设备的电流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校正。这些处理步骤可以消除噪声并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差动保护将测得的电流信号进行差值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流情况。如果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可能存在设备内部故障,触发进一步的保护动作。

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气二次继电保护也面临着新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其中,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和电力市场化为电气二次继电保护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此外,数字化、通信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具备更高的性能和灵活性,并促进与其他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的协同作用。总之,通过对电气二次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的探讨,本文旨在为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郑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技术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1(9):117-119.

[2]张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技术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4):184-185.

[3]许旵鹏,张雪燕,李杨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J].电工技术,2020(24):137-138.

[4]黄华颖,饶苏敏,叶锦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J].电工材料,2021(1):66-67.

[5]王记昌,李仁,吕俊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兵工自动化,2020,39(1):32-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