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王华娃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刘集小学 441000

【内容摘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转变观念,还课堂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要努力探索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模式的创新教学课堂。在活动探究中要注重引导,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现代科技最有价值的是创新。创新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都至关重要,我国科技发展要求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我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以下探讨。

一、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突破口。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不再单纯以传授学生知识为目的,而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在对学生的培养理念上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其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走访现代许多教学课堂可以发现,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应试教育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许多家长要求学生在考高分的重压下,部分老师畏难于现代课堂改革的烦琐,仍热心于一讲到底,迫使学生跟随老师的思维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就要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在活动中钻研数学的乐趣,以自主钻研、创新发现的思想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尽量采用活动课类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我们营造专门的活动氛围,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去发现新问题、新方法。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这种活动课型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交流,培养其创新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安排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活动课,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在各小组面前摆放许多不规则物体和相应的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如何计算他们的体积?学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将不规则物体改为几个规则物体进行体积运算,有的用软胶泥塑造出等大的物体原型,再将胶泥改成规则物体进行测量计算,有是装入水进行测量容积,有的没入量筒中观察物体的体积。种种方法后显示了学生不同的创新思想,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给学生的创新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途迳是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及多元化思维问题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同一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的办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头22只,足52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

1、假设笼中全是鸡,则应有多少足,根据多出的足你猜想应有多少只兔?

2、假设笼中全是兔,则应有多少足,根据少的足你猜想应有多少只鸡?

3、假设笼中有x只鸡,则兔有(22-x)只,你能列出方程求出鸡有多少只吗?

以上问题的设置便于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讨需要老师的有意识地引导。但我们留给他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研究、讨论和归纳。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可以最大限度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帮他们找到问题的探索出发点,引导他们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四、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延伸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多样的媒体形式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利用电子白板将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使得知识呈现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行程问题的不同运行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对两个对象运行过程动画性的显现出来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开展丰富多元的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实践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现象。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将生活实际与语言的知识点这一节内容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探索生活中哪一些图形是圆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后再应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语言相关的动态教学内容,如可以展示出动物园内小猴子骑自行车的滑稽场景:小猴子骑自行车的轮胎是不同形状的,有三角形也有椭圆形,还有四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师问:“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小猴子骑哪种形状的轮胎的速度最快呢?”然后,引导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学生意见不一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制作相关模型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课后实践练习才会发现圆形轮胎跑得最快。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师的理念转变、课堂转变开始。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设计活动型课节,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探索,教师加以鼓励引导,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同时不断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创新兴趣,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