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时期交通运输精神的生成逻辑及现实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建国后毛泽东时期交通运输精神的生成逻辑及现实意义

童庆玲 闵雪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毛泽东时期,第一代领导集体推动中国交通运输事业从无到有,催生了交通运输精神。深化对伟大交通运输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等维度把握其生成,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其现实意义做出科学释读。

关键词:交通运输;毛泽东;交通运输精神

一、建国后毛泽东时期交通运输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无论是恢复经济还是发展国防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事业的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发展了新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为建成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服务人民打下坚实的物质和体系基础。

(一)从新中国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极端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巩固国防的需要为导向,依靠群众办好交通运输事业。毛泽东就强调指出: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首先是解决交通运输和修理铁路、公路、河道的问题[1]。在铁路建设方面,毛泽东指出,中国从前的铁路是帝国主义压迫和榨取中国人民的工具,推翻帝国主义后,应该很好地恢复和发展铁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是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之一

19549月,周恩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周恩来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从一段论述中足以看出这一时期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为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发展交通运输业是治贫治愚、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特别重视土地缺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工作,对于西藏地区要求

本文系202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辽宁红色廉洁文化的价值实现研究”(L23ADJ00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童庆玲,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闵雪,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解放事业和交通建设同时进行,并强调生产与筑路并重。对东南沿海地区修建道路,毛泽东提出要注重整体设计,强调修复公路上的桥梁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私营企业的发展,国家在运输方面提供相应的便利。

(四)依靠人民群众办好交通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交通事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都要讲综合平衡。毛泽东在《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中提出: 要修几十万公里铁路主要依靠群众,就是工人、工程师等一切有用的人。[3]他多次强调要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4]。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有全民性、运动性的特征,对于短时期内改善我国交通落后状况、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段时期,国家投资向交通运输倾斜,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量每年都有增长,并疏浚了主要航道,新开辟了国际、国内水路和空中航线,扩大了邮政网络,增加了运输装备数量。

二、建国后毛泽东时期交通运输精神的生成逻辑

中国交通运输精神是在长期交通运输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可以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两个维度溯本求源,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的科学指引,另一方面源于建国后毛泽东时期开展交通运输建设伟大实践的奋斗经验。

(一)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

马克思交通运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伟大交通运输精神形成的理论前提,指引着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一,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工业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部门也通过新出现的航运、铁路、电报等适合工业生产的交通运输方式推动工业的发展。其二,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交通发挥着关键作用,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之间,要经过流通过程,而流通过程是以交通运输为前提的。其三,要确保党对交通运输业的领导权。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全部运输业和整个交换都愈来愈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5]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应当掌握交通运输业,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客观要求。

(二)源于毛泽东时期的奋斗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与同期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的综合性运输体系相比,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装备的总体面貌是:数量少、质量差、能力低、布局偏,相对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而言,具有现代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寥若晨星。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交通运输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需要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三、进入新时代伟大交通运输精神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交通运输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交通运输事业中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更在于奋斗在交通运输岗位上的工作者具备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精神力量,是精神文化软实力与物质文明硬实力的相辅相成。

(一)伟大交通运输精神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历程中孕育并传承

上世纪50年代初,十八军官兵在进军西藏、修建川藏公路的艰苦斗争中,首次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彰显了川藏、青藏公路修筑者在修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两条进藏公路时所表现的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蕴含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英雄主义品质,彰显了两路修建者对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无私贡献。20148月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路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二)伟大交通运输精神汇聚起交通运输事业建设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三)伟大交通运输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的积淀和凝练,紧紧跟随着中国人民实践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饱经磨难又再次奋起,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无数民族英雄的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8页。

[2]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 )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 368页。

本文系202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辽宁红色廉洁文化的价值实现研究”(L23ADJ00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童庆玲,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闵雪,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