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游泳训练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提升青少年游泳训练策略探究

 许晓雅

浙江省瑞安市业余体校,邮编:325299

摘要:游泳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因而对运动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游泳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具备细腻的技术动作,而运动员要想完成频率较快的技术动作,需要具备强大的体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游泳运动员强大的体能素质能够保证其对游泳技术及战术的合理运用,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运动员发挥出完美的技术动作。在我国不断提升游泳竞技水平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提高了对科学化游泳训练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游泳训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培养优秀的游泳项目后备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训练;运动员

1  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适应国际游泳运动的发展

现代游泳训练并不是单一地训练运动员的体能,而是将生物力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开展的训练。加大对青少年游泳训练的力度,能够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对游泳技术与战术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提升自己参与游泳竞赛时的心理素质。如今,世界各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参加游泳比赛时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竞技水平。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时,教练员也需要重视采用科学系统的方式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技能及心理素质,使他们的游泳水平能够与国际游泳的发展相一致。

1.2  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正处于运动素质的敏感发展时期,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及各项指标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针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开展科学化的游泳训练,有助于提升其身体各项指标,同时能够改善其机体及各个器官系统的技能水平。游泳训练还能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具备永不放弃、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进而在参加比赛时发挥出优异的游泳竞技水平。

1.3  减少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游泳训练能够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薄弱的小肌肉群力量得到均衡化的发展,有效提升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同时还能够加强其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运动功能,改善其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现阶段,世界游泳强国特别重视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方面的训练,且还会配备专业的体能训练队伍。而在我国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时,往往只是由一位教练员负责体能、技术训练,甚至这位教练员还需要负责游泳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教练员难以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开展科学、系统的训练。不仅如此,在传统体育思维的影响下,大部分教练员对青少年游泳训练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控制训练量及训练强度方面,同时训练的方式与方法设计也不够完善。部分教练员更加重视技术动作方面的训练,而不重视体能训练,使部分体能素质较差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训练时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开展科学且有效的青少年游泳运动训练,不仅能够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有助于减少和避免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

2  青少年游泳训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训练模式丰富化,激发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训练模式,在训练中加入一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感兴趣的内容,不断丰富训练内容。创新青少年游泳训练模式需要建立在传统重复性训练模式的基础上,以此来丰富多种训练形式,并在其中渗透游泳技能,使游泳训练的趣味性得到提升,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游泳训练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注意不同游泳方式对身体机能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蛙泳需要教练员制订长跑训练计划,以此来使青少年获得较强的耐力;自由泳需要教练员制订正握杠引体向上训练计划;蝶泳需要教练员加强对青少年腰腹肌方面的训练。只有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才能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使其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例如,蛙泳对青少年的手臂力量及腿部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教练员在开展日常训练时需要引导青少年保持两腿呈伸直且脚掌着地的状态,并模仿青蛙完成收腿、翻腿、蹬腿、夹腿的练习。为了使游泳训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练员可以在训练中采用小组游戏方式,让青少年一边练习蛙泳动作,一边完成手臂传球游戏。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能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其力量控制能力,有助于其快速掌握蛙泳技能。

2.2  关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理健康,培养正确运动观念

教练员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时需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适时地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其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不良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运动观念。目前,部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未能正确认识游泳运动,认为游泳对自己的成长意义不大,但实际上,参与游泳运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其身体素质,还能使其获得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教练员需要重视对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疏导,使青少年带着积极的情绪完成训练。首先,对于一些对游泳训练兴趣不高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教练员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具有较强趣味性的训练,使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主动训练的情绪;其次,消除青少年对游泳训练的畏惧心理,目前部分青少年依旧存在“恐惧水”的心理,这时教练员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活动,让青少年意识到水并不是可怕的,在运动时只要学会保护自己就不会受到伤害;最后,教练员可以将一些花样游泳的视频展示给青少年观看,让其通过观看视频感知水的魅力,以此来缓解青少年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

2.3  创新游泳训练评价方式,提升训练效果

以往教练员大多采用结果性评价的方式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比较落后,无法清楚地了解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整个训练及成长过程,同时也会打击其训练积极性。因此,在创新青少年游泳训练模式时,需要转变传统训练评价模式,重视对其训练过程、训练效果等综合性评价。同时,教练员需要引导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以自评的方式对自己某一阶段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以此使教练员客观地了解其训练情况,并结合此依据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推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成长,使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开展训练评价的过程中,教练员不仅需要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技巧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评价,还需要评价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不足,使其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游泳水平,并结合教练员的评价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自己。通过创新游泳训练评价方式,能提高青少年游泳训练的效果与质量,使青少年游泳训练顺利地开展。

3  结语

现阶段,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模式比较单一,加之受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青少年游泳训练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训练时,须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在因材施教的模式下不断提升青少年参与游泳训练的积极性。同时, 应重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游泳训练效果的考评方式进行创新,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发展自我的意识得到激发,从而促进青少年游泳训练的顺利实施,培养越来越多优秀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参考文献

[1]钱征,浅谈青少年游泳训练手段与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1-15

[2]张钟心,趣味训练法在青少年游泳训练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