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肠道手术中不同麻醉深度应用效果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老年胃肠道手术中不同麻醉深度应用效果的对比

艾文元

武定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楚雄  6516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胃肠外科病人在不同麻醉深度下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度(BIS 50~59)和深度(BIS 40~49)麻醉。结果中度麻醉组在术中及术后应激激素水平和内皮素水平均较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则较长。术后认知功能评分中度麻醉组较低,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结论在老年胃肠外科病人中,适度的麻醉深度能使麻醉效果与安全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关键词:老年胃肠道手术;麻醉深度;应用效果

老年胃肠道疾病,病程漫长,当病情进展至一定阶段,手术往往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在这一过程中,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弱,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和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麻醉深度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老年病人在不同麻醉深度下的效果。通过使用不同的麻醉深度,对病人术中各项生理参数的改变和术后的恢复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对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此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案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参考依据。通过不断优化麻醉方案,力求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及术后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一家医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的奇数或偶数,将病人分成了两个组,每组59名病人。A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72.36岁;B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为72.27岁。两组患者在BMI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以及预估手术时长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的病人都是有适应胃肠外科手术适应证的,他们在术前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并且有能力、愿意与医生合作。与此同时,所有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都得到了知情同意。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排除了具有手术高危因素、年龄超过75岁、过去两年内有过全麻手术史以及随访资料不全的患者。通过这样的分组和筛选,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方法

两组病人均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麻醉师和护士联合实施,麻醉深度由脑电图双频指数(BIS)监测。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评价,以保证房间隔缺损达到Ⅰ级。全部病例在术中都是在静脉完全依赖的情况下进行的。首先,瑞芬太尼经静脉通路输入,按病人体重准确算出剂量。随后,再给予丙泊酚注射液,根据分组不同,分别控制BIS指数在50~59(A组)或40~49(B组)。当BIS指数稳定后,进一步给予罗库溴铵注射液。手术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并在合适时机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手术完成后,逐步停止麻醉药物的注射,并在满足条件后拔除气管。随后,患者被转至麻醉监护室,接受专业的护理干预,并详细记录苏醒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

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各时间点血清 ACTH, Cor,ET-1水平均有明显变化。在手术前1 h到1 h内,对上述各项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对手术后患者的苏醒情况进行了准确的评估,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方向力的恢复时间。本研究拟采用 MMSE评分评价病人围手术期前后的认知功能,并对术后1周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以保证手术安全,提高病人康复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1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s标准差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展示,并利用χ²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的判断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术中及术后第1天,两组血清 ACTH、 Cor浓度较术前升高,但 A组较 B组低;与此同时,血浆ET-1浓度也有升高的趋势,但 A组仍较 B组低。详情请参阅表1。

表1 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指数的比较

组别

时间

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前

B 组

术中

术后

2.2术前 MMSE和术后1POCD的变化

A组与B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呈现显著差异。术前1天,两组的MMSE评分相近。然而,术后1天、3天和7天,A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B组,显示出更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此外,A组在术后1天、3天和7天的POCD发生率也高于B组,这进一步表明A组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这种差异可能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深度有关,因为A组的麻醉深度控制在中等水平,而B组则采用了较深的麻醉。这一发现提示,在老年胃肠道手术中,适度的麻醉深度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2.3术后苏醒指标

A组与B组在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显著。术前,两组MMSE评分相近;术后,A组评分下降更显著,且POCD发生率高于B组。这可能与A组采用的中等麻醉深度有关,提示适度麻醉可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3讨论

麻醉深度作为麻醉方案中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成为评估麻醉深度的可靠手段。研究发现,麻醉过浅可能导致术中知晓和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而过深则可能影响患者的循环与呼吸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因此,寻找一个既确保麻醉效果又保障安全的麻醉深度至关重要。

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实践中,本方案对比了不同麻醉深度的效果。结果显示,当BIS指数控制在40~49范围时,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ET-1变化相对较小,这意味着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较为平缓,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康复。此外,采用这一麻醉深度方案的患者在苏醒、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方面均表现出较短的时间。这意味着患者在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减少了因长时间麻醉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值得一提的是,术后评估显示,中等麻醉组 MMSE评分降低更少,术后出现认知损害的可能性也更小。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度麻醉深度在保障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而言,采用BIS指数在40~49范围的中度麻醉深度方案,能够在麻醉效果与安全性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这一发现不仅为临床麻醉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秀兰.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神经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07):5-8.

[2]犹云德.全麻下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体位改变对麻醉复苏早期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0,(14):260.

[3]唐东彪,田冶.Narcotrend监测下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0,36(03):475-478.

[4]肖俊,张洁.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神经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05):61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