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实验与教学集成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3

经管类专业实验与教学集成改革

陈文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数据科学实验室建设是推动数字经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经管学生数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推动建立以数据科学实验为核心的新型经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数据分析与实践应用能力,是我国数字经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深入探讨数据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联动关系,并尝试建立服务数据科学研究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数据科学研究体系,对于深化数字经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数据科学实验研究;教学集成改革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经管类专业在招生、就业等方面受到限制,众多经管类高校都在打破传统思维,谋划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数字经管教育改革融合了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和新文科理念,旨在培养兼具经管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等特点。数据科学实验室建设是推动数字经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经管学生数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其中合肥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管理决策、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等均是数据科学类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以数据为基础,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经管类学科融合,使经管类学科研究更加前沿、精确和交叉,甚至产生“颠覆式”研究创新;融入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储存与快速搜集,为经管类学科基础研究产生新内容、提供新范式,推动模拟人类行为、社会现象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在教育部的影响下,广东、安徽、四川等省市也在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其中不乏与数据科学有关的省级实验室获批。这些实验室的建立为我国数据科学实验室建设改革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路径。然而,尽管各大高校都普遍意识到建设数据科学实验室的重要性,但如何依托数据科学实验研究推动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相关理论研究还较少。

一、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对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技术涉及统计分析技术、数据库、数值分析、算法设计等计算机和数学领域的知识,关键在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这要求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一般经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属于数据原理和分析技术的专业课程,不足以应对大数据对于数据搜寻、数据整理等方面技术的要求。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三类[1]:一是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2],二是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3],三是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4]。目前,经管类大数据人才培养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大数据技术应用具有很强的领域特征,为了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急需探索基于新工科理念面向经管领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技术为分析手段,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管理问题与实践创新的能力[5-7]。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经管类专业人才作为文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面临专业人才专业不够自信、对专业未来就业和应用场景不清晰等问题。数据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推动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如何实现数据科研与教学联动,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还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传统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懂经管的宽口径人才,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不高,如何借助于校企合作共建数据科学实验室契机,推动将管理理念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培养切实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懂管理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数字经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建设数据科学实验室为培养学生提供了实践环境,但如何更有效地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验室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体验,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现行的经管学科科学研究主要依赖于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并且往往难以直接转化为教学素材。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将实验室中的数据与教学相结合,如何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验证,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3)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挑战。传统经管学科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管理领域,难以与其他领域进行深入交叉合作。数据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了机遇,可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然而,如何有效地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如何培养具备跨领域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需要探索和实践。

三、数据科学实验室与教学集成改革模式探析

1.集成改革目标设计

在传统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科研与教学往往是相互分离的,缺乏深度融合。数据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为科研与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将数据科学研究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进行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做到数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术探索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一,设立集成改革综合目标。按照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设定实验研究与教学集成改革目标,明确数字经管人才培养方向及特色。第二,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将整合目标具体化、量化,并制定对应的评估指标,以便监测和评估集成改革的效果。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成果质量、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情况等。

2.以多元化数字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实验室功能布局

实验室的功能布局应以多元化的数字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实验室的服务布局过程中,需着重考虑以下内容:第一,根据不同需求划分功能区域。根据企业和教学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设立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区域、数据分析与建模区域、数据可视化展示区域等。每个区域具备相应的设施、硬件、软件和工具,方便实验室的不同研究主体进行以数据为中心的科学实验。第二,提供专业设备与工具支持。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功能布局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比如,提供高性能计算机、大规模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计算的要求;同时,引入数据可视化工具、数据挖掘软件等,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第三,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与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实际应用的数据集和问题。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资源,将真实问题引入实验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与实际业务相关的数据和问题,以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3.开发科学研究与教学联动的课程体系

为了推动数据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需要建立以实验室关键数据科学研究方向为核心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数据科学研究体系。第一,重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核心课程和培养目标,将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与优化等基础学科内容与数据科学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建模能力和专业化行业知识。第二,探索建立实践导向的科研教学模式。将数据科学研究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具体项目中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第三,设计课程和实验研究体系:以不同专业为具体案例,设计具体的课程和实验研究体系。通过开设与实际产业领域相关的课程、项目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开展集成改革效果评价

为了持续优化数据科学研究与教学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环境,需要开展集成改革效果的评价。第一,构建“教、学、评、测”一体化的学习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学习管理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并通过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和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估和测量,为集成改革的评价提供依据。第二,建立师生协同治理机制。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能力。同时,学生也可给予教师关于集成改革的反馈和建议,促进改进和改革的持续进行。第三,不断优化集成改革。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集成改革的策略和实施。借鉴成功案例和经验,持续提升集成改革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能够与时俱进。

四、结语

数字经管教育改革要求经管类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大数据实践能力,能快速挖掘数据中隐含的知识并做出决策。推动数据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是培养经管类学生数字技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方法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加以实践和巩固,学生也可通过从事科学研究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聚焦传统经管类专业学生懂管理理念但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数据科学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契机,推动建立服务科学研究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服务高质量教学的科学研究体系,实现经管类学科科学研究与教学集成、融合发展,为懂管理和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路径参考。

参考文献

[1]磨玉峰,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225.

[2]王琼芳.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工科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科技, 2015,24(16):89-90.

[3]宁士君,张建军.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1.

[4]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21-22.

[5]孙铭鸿,郑红.大数据时代下金融高等教育的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 2018(6):36+38.

[6]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7]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 2017,5(3):22-35.

【作者简介】陈文冲(1990.03-),男,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项目基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管类专业数据科学实验研究与教学集成改革模式与方案研究”(编号:YBJG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