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探讨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潘洁

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第一小学  628012

摘要:作业是科目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升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现阶段“双减”政策盛行,学生作业的减负任务势在必行。将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不仅可以达到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效果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果。本文就从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出发,并对作业分层设计提出相关策略供行业参考,以落实好作业分层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具体方法

引言:现阶段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双减”政策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就是响应“双减”政策的好方法。作业分层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去进行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但是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数学作业还存在数量过多,全面覆盖,缺少层次设计等问题,这就需要对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进行逐步优化,全面改进分层设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达到更大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改变布置同一作业的形式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有部分老师存在这样的一个思维定势:给所有学生布置同样形式的作业,存在着单一、重复,没有针对性等等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布置设计并不能满足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巨大的作业压力。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分类。比如,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对于一些基础题型可以轻松完成并做到全对,那么对于这类学生就需要给他们布置拓展性的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可以从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题目;而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对于新教授的知识也不能很快掌握,缺乏解决难题的实践经验,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应该布置一些基础题型,先以打好学生数学基础为目标,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尝试去慢慢拓展高难度的题型。总之,教师一定要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并以此为基准,为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分层设计作业。

(二)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认识

在上一个策略中提到教学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而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是教师划分学生层次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情况,而忽略了处于整体中的个体发展情况,这也就会导致许多作业完成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善。首先,教师要在平常的课堂中观察学生,可以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和答题速度观察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快慢;教师还可以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课后能否独立、快速、正确地完成作业;另外,性格也是教师需要去了解的,从性格去观察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缜密,从多方维度入手致力于全面了解清楚学生。其次,在对学生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能力较强、能力中等和能力较弱三类,并在以后得教学中对三类学生进行分层的作业设计。

(三)引导学生认清自身基础

在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有教师一人参与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知识掌握得好不好。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要掌握数学学习的主体性才可以学得好,所以学生也应当参与到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任务中来。首先,教师要向学生科普作业分层设计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分层设计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师需要和学生逐一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所处于哪一类层级,只有认识好自己才能在将来的学习中有所针对性地行动。例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校内作业后再在课外给自己布置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去进行锻炼;学习能力较弱的则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在课外再着重对于自己基础不够扎实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为下一步的能力提升打好基础。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变化的,教师切勿在最初进行分层后就选择一劳永逸,而是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发展变化从而及时对学生做出调整,以免因错误的分类而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完善作业评价体系

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后,就会出现难度、数量等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对于作业完成度的评价标准也就有所差异。但是许多教师会忽略评价的重要性,在将作业批改完后就没有实施相应的评价措施。对此,教师一定要对作业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才能做到真正的事半功倍。首先,教师需要从每个层级的作业中分别抽出几本来进行批改,将批改情况做出评估,并分别确定好优秀,良好和及格的标准线。其次,不仅仅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学生自己也要进行评定,确保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一个认知,学生可以将标准答案与自己的答案进行对照,通过结果的展示来观察自己还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是哪些,明确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只有知道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在哪里才能朝着最终的目标方向前进。除了教师评价和自评,互评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就自己同组的同学进行对比,观察别人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然后进行交流,吸收他人优秀的经验,讨论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并想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这一系列自评与互评都完成后,教师可以就每组成员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并积极给予指导意见,在多方评价的作用下,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了解好基本的学习情况,从而就问题处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结语: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还应该从学生出发,了解不同学生所处的学习位置,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在分层情况下逐步达到目标位置。因此,教师要进行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用多元化的作业去应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避免学生因作业难度和数量等因素影响自身能力的提升。只有作业分层设计落到实处,才能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桂梅.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研究 [J]. 文理导航(中旬), 2024, (03): 85-87.

[2]冯亚静. 新课标导向下小学数学分类作业设计路径的实践探究 [J]. 求知导刊, 2023, (33): 32-34.

[3]赵守旗. 双减政策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讨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3, (11):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