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刘兵

沭阳南关医院心内科 ,江苏 宿迁  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3.33%与对照组的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HF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常规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ADHF)是心衰常见类型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ADHF有急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但未达到心源性休克、高血压危象、急性肺水肿的标准,该病常见症状有外周水肿、疲乏无力、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意识障碍、大汗、发绀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困扰,并且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故需及早治疗[1]。药物是常用方法,常用药物较多,不同药物的疗效、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心衰治疗药物,该药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并可对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的释放产生抑制[2]。本研究即探讨了ADHF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0~81岁,平均70.56±8.24岁)和研究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0~80岁,平均70.49±8.03岁)。纳入标准:①均经确诊;②患者本人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过敏史;②肝、肾功能衰竭;③治疗依从性极差。两组资料P>0.05,可作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利尿、改善微循环、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给予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口服,起始剂量50mg/次,2次/d,后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量。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患者症状消失,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Ⅱ级;有效:症状减轻,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Ⅰ级;无效:未满足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总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5(50.00%)

9(%)

6(20.00%)

24/30(80.00%)

研究组

30

23(%)

6(20.00%)

1(3.33%)

29/30(96.67%)

χ2

-

4.593

0.800

4.043

4.043

P

-

0.032

0.371

0.044

0.044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3.33%,对照组为0.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高钾血症

低血压

心律失常

恶心呕吐

合计(%)

对照组

30

0(0.00%)

0(0.00%)

0(0.00%)

0(0.00%)

0/30(0.00%)

研究组

30

0(0.00%)

1(3.33%)

0(0.00%)

0(0.00%)

1/30(3.33%)

χ2

-

0.000

1.017

0.000

0.000

1.017

P

-

1.000

0.313

1.000

1.000

0.313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AHF)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发病率较高,相比其他人群,中老年群体更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该病根据生理病理、发作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类,即ADHF、新发生的AHF、晚期活终末期HF,其中ADHF十分常见,数据调查显示,该类约占全部HF住院患者的75%,通常是在原有心衰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失代偿而发生[4]。该类型常见病因有严重心律失常、感染、高血压危象、缺血性心脏病恶化、摄入有毒物质、瓣膜心脏病功能恶化等,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极凶险等特点,因心功能恶化而出现组织充血、LVFP(PCWP)升高、CO减少以及组织灌注低,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引起肺水肿、肺充血、心源性休克,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故需及早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以纠正低氧、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纠正心衰诱因和病因、预防左室重构、减轻症状、维持脏器灌注和功能等为主要原则,多采取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血管收缩剂等,不同药物的疗效也不尽相同。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心衰治疗药物,为复方制剂,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NEPI)沙库巴曲组成,其中沙库巴曲为前体药物,可通过抑制脑啡肽酶而促使内源性脑啡肽的降解减少,以此发挥心衰作用,同时沙库巴曲具有良好的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醛固酮水平、利钠利尿、抑制心肌纤维化等作用,缬沙坦可对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

AT1进行阻断,通过该机制有效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并发挥良好的排钠利尿作用,同时缬沙坦具有一定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5]。此外,该药还可降低血压,其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现,并能抑制心肌肥厚,延缓心衰进程,从而保护患者心脏功能,也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同时该药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逆转或延缓心肌重塑,还可减轻患者肺瘀血症状、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在药物安全性方面,临床实践发现,该药引起低血压的比例略高,其他不良反应少,总体来说,该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6]。该药联合常规治疗可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次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3.33%,对照组为0.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能提升疗效,还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ADHF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该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雅芬,曾又晓,黄雪娥.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雷米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比较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28): 19-22.

[2]周荣,段兰芝. 左西孟旦联合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 (27): 42-44+48.

[3]余江坤.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 (11): 18-21.

[4]周明龙,王加林,周文杰.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 18 (04): 435-438.

[5]邵彬彬,刘吉庆,李寿喜.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J]. 心电与循环, 2023, 42 (02): 179-182.

[6]张岩,高辉,张玉等. 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sST2、sCD40L及预后的影响 [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25 (02):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