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运用策略

徐清清

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滨海校区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起更紧密、有机的教育模式。通过全面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可以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运用策略

引言

2022版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近几年,“教-学-评”一体化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运用,它是实现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一致?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的实际运用策略,以期寻找一种全面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目标明确,实现全面发展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课堂教学中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为此,教师应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准确解读文本,从单元结构到各课的地位入手,明确教学目标;全面观察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明晰学习终点;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规划好师生在课堂上的“双主地位”,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例如,在“公共卫生靠大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单元整体设计,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道德三个视角引导学生的学习,并在结合教材资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创设教学情景、分步骤实施教学。

(二)明确设立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明确的教学目标,既能让教者轻松自如驾驭课堂教学各环节,又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现教学效果的倍增。

例如,在《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教学中,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学习前辈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一些文字历史纪录片,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结合语言讲解,不仅能让学生对我国文字历史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还能明白汉字是从生产劳动中逐步演化而来,并且每个汉字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的灵感;最后将“向先贤学习,努力创造,以祖国文化自豪”的道理告知学生,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感受中华民族文字的魅力。

二、多元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一)激发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眼球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围绕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怎样才能将课堂教学意义展现出来?怎么实现让学生轻松学习?怎样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采用播放课件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主动融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同时,其也为后续评价提供良好基础。

(二)运用问题驱动,点燃思维活力

问题驱动法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还能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使其获得最大学习收益。实践证明:当学生领受了学习任务时,他们能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任务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在主动的学习中得到锻炼。

(三)注重实践体验,内化学习感悟

强调实践与体验,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和影响,加深他们对道德与法律意义的理解。例如,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中,增强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可以组织参观法庭和警察局等,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法律的运作和法律职业的工作经验;还可以安排志愿者活动或法治主题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深入感受道德与法治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

三、科学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一)激励评价,提高学习自信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为此,教师应将激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这样,除了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能在无形中增强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自信心。正所谓“表扬一个,激发一批”,其他同学会在受到表扬的学生身上看到自信,他们也就乐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以《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为例,教师课前收集一些讲卫生的事例,在教学中,时时出示这些事例,这样,学生就能从身边的事例中明辨正确的做法,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正确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在现实生活蕴含的价值。

(二)个性化评价,促进素养提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着重个性化评价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法治素养。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个性化评价方法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评估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口头陈述、情景模拟等方式,让他们展示自己在道德决策和法律问题上的思考和行为。同时,学生的道德表现、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也应纳入评价范畴。个性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潜能,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家校配合,共促学生成长

家校共同配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关键。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紧密配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议、家校互动平台等途径,向家长介绍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与学校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道德行为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家校共同配合,可以形成教育的互补效应,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三者的相互协调与结合,不仅能让教师以课堂评价为依据,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完善,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此,教师应不断探寻“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实现各项能力均衡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岚.一体化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微探——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为例[J].中国德育,2022,(12):78-80.

[2]姜春萍.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5):80-83.

[3]侯佩佩.小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一体化有效衔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3.

[4]郑婉秋,周伟.校地一体化,唱响思政“小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儿歌化教学的主题研修模式[J].四川教育,2021,(Z4):31-32.

[5]黄新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赛研训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21,(2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