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家庭人文关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类家庭人文关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思华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广东 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使用癌症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QLQ-C30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136.9±14.7高于对照组126.6±11.8的QLQ-C30评分;观察组SDS评分9.3±3.3,低于对照组15.2±3.8的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类家庭 人文关怀 永久肠造口 生活质量

Miles术是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术式,虽然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会破坏患者的结直肠解剖结构,使原本排便方式发生改变,造口的存在及直肠肛管的切除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精神产生巨大压力,而且还会影响患者躯体形象,对其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等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1],良好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永久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类家庭人文关怀模式是在保障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作为“正常人”的人格和尊严,密切关注患者的权利与需求,医务人员在开展治疗、康复、护理过程中以家人和朋友的态度对待患者,使其感受到被家人和社会需要,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2]。我科自2022年以来,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肿瘤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8-81岁,年龄平均值(61.83±4.4)岁,全部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病人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方法

1.2.1对照组 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永久性造口常规管理和自我护理常规宣教,如根据患者需求和喜好正确选择和使用造口袋,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密切观察造口处的情况,定期进行造口扩张等专科护理。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团队:由护士长挑选科室资深护理人员成立“类家庭人文关怀小组”,同时负责对科室所有护士进行干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培训。②制定干预方案:小组成员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类家庭人文关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类家庭人文关怀方案。③实施方案:(1)选择光线、湿度适宜且安静的房间做为固定活动场所,并将其布置成类家庭式的生活环境,如书房、会客厅等,同时通过音乐、语音、肢体活动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交流氛围。(2)医生、护士采用图片、语言、音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家属详细解说疾病相关知识、永久肠造口的作用、管理及自我护理等情况,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永久性肠造口的相关知识,降低其负面心理和情绪,以增加对肠造口永久存留的正向影响,增加其自护的信心。(3)鼓励同伴教育,说出自己的想法,既能宣泄情绪,又能获得鼓励: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分组,一般分为2-4组,每组自愿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增加团体接触,帮助患者相互鼓励、信任,进一步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4)告知家庭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改善的意义,鼓励家属及陪护人员关心理解患者,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对于合并心理情感障碍患者提供适宜的心理疏导,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关爱理解,循循诱导、体贴和关心患者,让患者采用顺情移情、宣泄和倾诉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善患者情绪。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癌症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进行双人核对后录入,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 , 采用 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显示:①两组干预前SDS与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DS与QLQ-C30评分比较(±s)

QLQ-C30评分

SDS评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14.25±10.2

136.9±14.7

22.5±3.1

9.3±3.3

对照组

118.64±11.3

126.6±11.8

22.6±3.2

15.2±3.8

t值

-1.791

3.443

0.132

8.103

P

0.076

0.001

0.894

<0.001

讨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由于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术后排泄方式的变化, 承受着身心等多方面的痛苦, 整体生活质量较差。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排便形态的改变常导致多数人心理受挫, 他们在内心上害怕被家人及社会嫌弃, 自我认同感低, 这种情况下患者更加需要来自家庭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和接受程度, 心理上的照顾需求和依赖性更强。有研究证明,家庭功能是日常生活能力对永久肠造口患者产生影响的主要路径,应以家庭功能为干预的着力点,挖掘家庭对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深层潜力,开发以家庭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提永久肠造口病人的家庭功能水平,预防或降低永久肠造口病人抑郁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营造一个类家庭的治疗与护理氛围,鼓励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共同参与康复过程,并将人文关怀与心理干预贯穿于患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而观察组QLQ-C30评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类家庭人文关怀护理,能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切实感受到家庭的包容与理解,病友的鼓励与互助,医护人员的关心与爱护,使其能够正视疾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陈如男,沈园园,郁晓路,等.肠造口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30(6):5.

侯慧卿,王晓曦,李沙等.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1, 43(9): 1326-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