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护理的静脉血栓预防方案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基于循证护理的静脉血栓预防方案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万秀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 梅州515470,

【摘要】目的 探究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是否能对静脉血栓预防产生正面影响。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2.1-2023.12期间我院84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2例)和研究组(循证护理,42例),对比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可以起到比较理想的预防静脉血栓作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静脉血栓;脊柱外科;围术期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指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的血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和手术直接造成静脉壁损伤、术后制动引起血流速度缓慢以及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脊柱外科主要负责外伤或退行性变导致的脊柱疾病,于脊柱外科就诊需进行手术者,普遍丧失一定行动能力,而且脊柱外科手术损伤较大,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2]。通过护理避免静脉血栓发生是临床常用方法,但由于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特殊性,常规护理效果有时不够理想。因此,选取84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者应用围术期循证护理,深入研究其对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4例我院2022.1-2023.12期间的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乱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0-69岁,平均(45.84±5.19)岁。研究组年龄22-67岁,平均(46.23±5.46)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脊柱外科手术适应症[3];(2)手术进行顺利,基本达成治疗目的;(3)了解研究概况并同意。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2)有脊柱外科手术史;(3)术前伴有血栓栓塞性疾病;(4)认知功能严重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相关知识宣教、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评估、术中配合进行手术、围术期保暖、术后预防感染和康复锻炼等。对照组施行循证护理:(1)寻找证据并制定循证方案:查找术后静脉血栓预防相关资料,包括静脉血栓原理和危险因素、静脉血栓预防指南、循证护理理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静脉血栓预防实例、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等,最终确立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标准以及具体循证护理方法。(2)循证实践:术前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根据危险因素(久病卧床、存在外伤、肿瘤、高龄、肥胖、高脂饮食、长期吸烟等)判断患者静脉血栓风险,分为低、中、高三档。术前对所有患者宣教静脉血栓相关知识,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对于中危患者采取弹力袜加压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对于高危患者,评估风险后使用抗凝药物。术中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避免血管损伤;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时注意速度;尽可能配合医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对于中高危患者采用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泵辅助预防血栓。术后尽可能提前进行下床活动,早期由护理人员辅助活动,随着患者行动能力恢复逐渐减少辅助;中危患者增加弹力袜加压;高危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需注意出血风险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当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以及胸痛等症状时,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和凝血功能检测,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T、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和判断血栓部位,包括髂静脉、股静脉、小腿深静脉以及肺静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х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n=42,例

组别

髂静脉

股静脉

小腿深静脉

肺静脉

发生率(%)

对照组

1

2

2

1

6(14.29)

研究组

0

0

0

0

0(0.00)

х2

P

3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可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临床上脊柱外科患者以下肢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肺静脉血栓主要由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转移、堵塞肺静脉所致,症见胸痛、咯血、咳嗽、呼吸困难乃至晕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术后恢复[4]。因此,如何选取合适的护理方法预防静脉血栓,是脊柱外科护理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循证护理是收集理论实证,并与护理人员技能和患者实际情况结合,以选取合适措施的一种护理方法,在多种疾病的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理想效果。

有学者研究表明,以循证护理理念制定脊柱外科围术期静脉血栓预防方案,对于改善患者凝血及下肢静脉功能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减少静脉血栓发生[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4.29%)低(P<0.05)。这是因为循证护理通过预先评估患者静脉血栓风险,对全部患者根据理论实证采取血栓预防护理,并在评估风险后针对中危和高危患者采取进一步措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综上,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可以在静脉血栓预防中发挥比较理想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吴群芳,张培培,等. 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侧凸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0):176-179,187.

[2] 李丽萍,郭娟娟,马英萍.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333-3334,3348.

[3]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计算机导航辅助脊柱外科手术指南[J]. 中华骨科杂志,2016,36(13):817-825.

[4] 谢斌,康月明,黄小芬,等. 循证护理实践在腰椎显微手术后疼痛管理的应用[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11):869-874.

[5] 金胜筠,胡苗娟,李俊飞. 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6):3574-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