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张辉

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  741000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我国的发展道路以及发展理念,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成,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更多传授学生答题技巧以及解题方法,这不仅背离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下面本文将首先分析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实际内涵,在此基础上将结合高中政治特点分析具体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个新标准,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学科进行制定,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以及共同参与观念,这四种核心素养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及帮助作用,因此相关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也要能够理解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下面首先分析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实质内涵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高中学生对于国家、政党、政治制度以及政策等方面的认可和信任程度,其具体可以理解为学生要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政治制度、政党的作用以及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独立判断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培养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学习政治知识,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获取政治知识,并且能够用科学的方式对政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体系,形成自身认知。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我国是一个法制化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以及依法行政,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后的工作中能够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以及运用法律,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了解法治社会的原则和基本规则。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观念和执法文明素养。

公共参与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特别是青年群体更是日后国家治理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意愿,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社会网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结合近代历史实际来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

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也是高中政治的首要功能,为了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家的历史,深入了解近代历史事件对国家发展和变革的影响,使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些其他主义,如封建帝制、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这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使学生了解到革命前辈在那个时期尝试了很多方法去救亡图存,也尝试了这些主义方法,但是最终发现我国是一个农业化国家,而社会主义更加适合中国,最终我国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中国国情以及中国的发展之路。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民族主义教育基地等相关场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革命历史的重视,各地都先后建立了红色纪念馆以及革命故事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研学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历史的痛苦和奋斗,从而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二)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政治学科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把握世界的规律》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如可以用生命的进化过程和计算工具的进化历程进行诠释这一道理,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更好的理解这句话,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三)结合具体案例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础,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并引导学生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在学习《法治社会》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展开论述,如近期很多宠物犬发生咬伤居民事件,针对这一事件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案例分析这样做的好处,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高的具备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意识,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运用法律这一武器。

(四)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

政治学科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社会问题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网红种草”这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一些网红运用社交平台记录生活以及分享店铺的问题,使学生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整治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问题,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

总结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涵盖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方面。这些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教师要加大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碧容.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0,17(2):33.

[2] 刘津津.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847-848.

[3] 冯丽华.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