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

曹梅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江苏   南通   226600

摘要:教师在开展幼儿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课将班级文化与节日庆祝活动相结合,这能丰富幼儿的活动体验,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文化品质、活动能力、交往能力、游戏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班本+节日”课程创新实践

将班级文化融入到节日庆祝活动中,这是教师开展幼儿活动中的一次创新之举,旨在提升幼儿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共同参与节日庆祝活动,幼儿还能够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教师要了解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将幼儿所需要的班级文化元素融入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形成不同于其他班级的庆祝方式,这能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的均衡提升。

一、选择适合的节日与主题

教师在进行“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时,要能选择适合的节日与主题,中国的节日很多,有传统的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元宵节等;也有专属于某一类人群的节日,比如教师节、妇女节、儿童节、护士节、重阳节等。教师在开展节日活动时,首先要选择哪些节日作为班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班本课程的节日,要能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他们的学习成长。除了节日的选择,教师要选择与节日相对应的主题。这个主题要具备操作性,要能让幼儿参与其中;这个主题要具备一定的意义,要能促进幼儿的精神生长;同时这个主题要能对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他们要有独立完成的可能。

    以端午节为例,因为幼儿园周围的河流比较多,箬叶自然也就比较多。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设置包粽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跟着教师学着怎样裹粽子,这能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与文化意识。对于中班幼儿而言,他们手指间的协调能力相对弱一些,教师可开展画粽子的活动,让他们对着给出的图像,画出他们喜欢的粽子的样子。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开展讲述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活动,让幼儿知道粽子的来历,知道伟大的诗人屈原。

选择适合的节日与主题是教师开展“班本+节日”课程创新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选择的节日与活动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就容易失去原先开展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要理解幼儿的生活状况,能力发展水平,要能将节日的内容与主题同幼儿的发展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二、融入班级文化与特色

教师在开展“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时,要将班级文化元素融入到节日庆祝活动中,这能让幼儿感知到班级的存在,享受班级的文化,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好地塑造班级特色和凝聚力。不同班级的文化是不一样的,因此与节日融入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幼儿的班级文化往往有这样的一些内容:班级口号、 班训、班级活动、班级标识、班级歌曲、班级规定等。这些内容往往与班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连接起来。同时这些内容往往又是具体的,富有班级特色。比如一个班级的文化主题可为:友爱互助,开心学习。教师要将这些文化特色与具体的节日融合起来,就“友爱互助,开心学习”而言,教师可将其与六一儿童节结合起来,教师通过举办友谊活动,幼儿在一起唱歌、跳舞;可举办互助游戏活动,幼儿在一起拔河、玩老鹰抓小鸡的幼儿。这些游戏活动能让幼儿体验来自友谊得快乐和来自互助的幸福,这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可将这样得班级文化与元宵节结合起来,教师开展幼儿互相赠送小礼物活动,幼儿可将自己制作的小灯笼,画成的小兔子等送给自己的同伴,这能让幼儿在开心学习的过程中也记得爱护和关心他人。在清明节,教师可组织幼儿一起参观公墓活动,让他们祭扫革命先辈,种下红色的种子,这能教育他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教师通过将“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融入班级文化与特色,能让使幼儿更加认同和投入到班级的建设中。在这样的具体化的实践中,幼儿能在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这能增强班级合作与互动。因此,教师要多开展这样的融合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智与趣。

三、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教师在开展“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中,要尽可能地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这能提升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气息与文化的氛围。同时,多样化的活动能让幼儿活动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长,不仅在健康、语言、社会等领域获得发展,同时在科学、艺术等领域也能得到提升。

教师可开展班级主题展览活动。教师可根据班级的特色和文化,组织幼儿搭建展板、制作小物件等,展示班级的艺术作品等。如果班级的主题为感恩妈妈,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展板、手工制品、图片等形式,展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可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并配以图片,形成一个精美的展览版面。教师可引导幼儿组织参与手工制作,手绘杯子、编织花篮、折纸卡片等,让他们展示对妈妈的心意。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在墙上创作一个独特的照片墙,展示出对妈妈的深深的爱意和感激。除了搭建与制作,教师可引导幼儿开展

节日主题课堂,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和人物故事;可组织歌舞表演、戏剧演出、小品表演等。在元宵节,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制作灯笼、剪纸、年画等,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制作过程。当然,教师也可利用节日时机,组织幼儿参观传统文化景点,让他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通过将节日和班级文化融入教育活动中,能让幼儿生活在温馨的环境中,这能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发展,将活动与节日元素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节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结束语:教师在开展“班本+节日”暖约生成课程的创新实践时,要基于幼儿的特点与需要,要结合幼儿园的特色与资源,确立幼儿可接受的健康、环保、创意等主题,进而再设计班级的具体的主题节日庆祝活动。在这些课程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参加比赛、展览、讲座等体验,这丰富课程的内容,又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通过“班本+节日”课程的创新实践,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班级文化中,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班级意识等,同时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 “大美育视域下幼儿园节日课程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D202302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梅,女(198211-),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