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临床麻醉信息系统融合在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思维导图与临床麻醉信息系统融合在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李琦向凯李斌马力谭熠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广东,深圳,518100

【摘要】目的:探索思维导图与临床麻醉信息系统融合在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习生,2022.10-2023.10的实习生人数共计64例。将实习生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成绩为76.32±1.23,技能操作成绩为75.64±2.13。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5.44±2.10,技能操作成绩为84.63±2.14。实验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较优。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麻醉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思维导图;临床麻醉信息系统;麻醉学;教学

麻醉学是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综合学科,具有知识面广、操作性强的特点[1]。麻醉学教学因其专业特点相对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实习教学中表现更为突出,传统的临床麻醉学教学任务重,时间较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应用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畏惧心理,因此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2]。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麻醉学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均有较高要求,在以往的麻醉学本科实习教学中,学生实践机会较少,以被动学习为主,临床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同时针对部分轨道的本科生实习时间较短,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低,且麻醉学出科考核中往往缺乏手写大病历的部分,导致学生思维拓展性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思维导图[3]是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形象化、可视化的工具。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其可以充分调动左右脑功能,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在临床带教中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就不断完善了临床思维,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化,帮助学生梳理理论知识,便于知识的记忆与拓展,可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临床麻醉信息系统[4]是一套为围术期麻醉工作而研发的软件,是一个以数字形式获取围手术期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及多种医疗设备进行数据共享,具有自动采集功能,实时记录麻醉全过程,具有事件回顾功能,更加直观的再现麻醉流程,有利于教学互动,利用趋势分析和信息检索功能,可帮助学生回顾、分析、总结围术期麻醉处理方案,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10-2023.10在我院麻醉手术中心见习的深圳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生32名和其他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实习生15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运用思维导图联合临床麻醉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开展实习生麻醉见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出科考试成绩,麻醉记录单的填写,口试临床思维能力的检验或病例分析能力的检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来进行教改应用效果评估。

1.2方法

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核心内容放置到中央,次要问题呈现放射状排列,保证层次清晰,尽可能使用不同颜色、图片进行表达,以此来增强视觉冲击力。导图绘制应依照自身思维方式,易于理解。在实习生入科后,依据实习大纲的基本内容选择典型病例,并发放病例资料,并提出进行思考、讨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运用思维导图联合临床麻醉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开展实习生麻醉见习教学,让学生以某一病例为先导,结合该病例麻醉信息系统中术前访视和麻醉计划部分,以问题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随后跟随带教老师进行麻醉全过程的观摩和实践,同时进行麻醉记录单的填写和审阅,监护设备采集数据以及麻醉操作事件回顾,趋势分析等,对麻醉全过程进行宏观学习,最后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内容进行完善,形成闭环麻醉思路的学习,针对患者出现的风险,总结术中麻醉要点,利用思维导图方式提出问题。在课程结束后,告知实习生自行寻找答案。在带教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扩展思维,并敢于提出问题。

1.3观察指标

学习成绩比较(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

带教知识、带教能力、带教品德以及带教态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统计不同教学方法管理下的学生成绩评分比较,比对后显示情况为实验组临床思维评分、实习质量>对照组,教改效果较好(P<0.05)。

表1:两组学生带教评分比较(,分)

组别

临床思维评分

实习质量(分)

对照组

82.99±0.41

80.33±5.31

实验组

91.01±0.31

90.42±3.54

t

17.451

11.5265

P

0.000

0.000

2.2实验组整体教学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较优。

表2学生成绩分析对比

组别

例数

带教知识

带教能力

带教品德

带教态度

对照组

32

76.32±1.23

75.64±2.13

78.46±2.67

74.74±1.35

实验组

32

85.44±2.10

84.63±2.14

85.09±2.56

90.45±1.34

3.讨论

充分利用临床麻醉信息系统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麻醉带教更加直观化、简单化,使学习思路更加清晰,麻醉病例实习重点更加突出,使临床专业本科生在有限的麻醉科见习阶段对麻醉产生宏观概念,对自己所学麻醉病例产生深刻印象,激励学生培养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吸引学生对麻醉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具体案例包括,在15名外校临床专业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在麻醉实习后,主动自选了麻醉专业再次进行实习,并获得2023年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优秀实习生,该生在第二年成功被录取为麻醉学研究生。除此之外,该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教学互动,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使带教教师与学生间产生更多沟通与协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麻醉教学方案更受学生欢迎和接受。

我们作为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同时也作为临床实践带教教师,经过对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尝试将思维导图和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引入麻醉实践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制作[5-6],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疾病和麻醉方式本身,同时需要考虑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如术中循环状态的改变,并不是在没有分析原因的情况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要分析仪器状态、手术情况、药物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再作出相应处理。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某类型手术的麻醉方式具体是如果制定出来的,以及术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可能出现该种突发情况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然后作出针对性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就不断完善了临床思维,而运用麻醉信息系统可向学生真实再现麻醉过程[7],使其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就对各种麻醉状态的处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强临床学生对麻醉理论的理解。临床麻醉信息系统也可对实习学生的麻醉质量进行评估,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培训。

思维导图联合麻醉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在我院麻醉专业教学的进一步推广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存在的问题和预期解决方案

1)研究对象过少未来可继续增加研究对象,观察该教改项目应用效果。

2实习时间短,内容复杂,抽象难懂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学生普遍反映学不能全面的掌握各种不同麻醉方式的用药、管理,不能学习更多的技能操作,可适当调整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并从教研组角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及时进行教学知识更新,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思考等。

3技能操作部分没有与教改内容更好的结合麻醉学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对学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我院麻醉实习的气管插管等麻醉技能操作的学习仍处于单方面指导和单纯技能考核阶段,未来预期将技能操作和教改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主动思考技能操作的全过程,通过记录单回顾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彻底弄清每一个准备和操作的原因是什么,更好的掌握技能操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吴霞,于力,张斯璧. 探究PBL联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89-90.

[2]程磊,刘洋,崔莹,等. 基于思维导图的案例教学法在线上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 40 (12): 80-82.

[3]李思盈,陈小云. 思维导图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黑龙江科学, 2022, 13 (13): 105-106+109.

[4]袁红斌,周双琼,任佳彬,等.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 23(2):3.

[5]马子龙,秦大龙,陈乃葆,等. 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2, (11): 41-44.

[6]傅艳妮,张金,刘玲,等. 思维导图与CBL相结合在非麻醉专业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基础医学教育, 2018, 20 (01): 44-46.

[7]陈延英,杨改生.麻醉信息系统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