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再生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再生设计研究

黄亚奇

潍坊科技学院

1.引言

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校园空间的规划和合理利用成为日益凸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校园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几种典型模式,有的是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有的是多校合并,建立校址链接;有的是选址重建;不论哪种建设规划模式,或多或少的会产生校园公共剩余空间。所谓公共剩余空间,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未被关注到的”或者是“被遗忘的空间边角料”。这些剩余空间的存在是高校建设发展和设计更新过程中因决策“先后”、“快慢”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将高校公共剩余空间的改造引入再生设计的理念,通过空间的再设计、再利用,节约资源和最大程度减少环境负荷;通过文化艺术重塑视觉空间;通过创新设计构筑空间新功能,将废弃空间或环境转化为具有新价值的空间样式。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保持校园环境的和谐美观,将美育沁润在空间的细微之处。

2.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识别与分析

剩余空间因其经常性“未被关注到”以及它存在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偶发性,使得再生设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高校校园的设计者和使用者,首先要对使用主体做出调研,探查在空间使用过程中的需求,例如,教学楼走廊空间是否可以改造成艺术长廊等。这就需要设计者和使用者对空间提出质疑、识别和分析。

从高校剩余空间的形成过程看,大概包括了闲置的广场,操场犄角、建筑占地规划形成的空地、绿地、建筑间链接地带、建筑内连廊等由于位置偏远或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低利用率空间。其形成因素可能是各功能空间不经意的交汇处,也可能是人为自发因素形成的功能空间或空间的边界,亦或者是由于规划失败而形成的原始功能衰落的消极空间。从空间类型上,可将其归纳为“畸零空间”、“空地”。“畸零空间”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间“边角料”,存在但往往被忽视,与校园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但又比较难开发。如,教学楼内连廊、教学楼前空地、教学楼之间的空地、建筑与景观道路连接处等,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比较随意、多样,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面积大小形态不固定,且没有明显的边界感,利用率低。“空地”是指没有被占用,可以供人们使用或进行活动的空间区域。这些空地可能位于校园的一个区角,也可能是校园占地规划区、植被种植区等,由于决策等因素给再生设计设置了障碍。且空地面积较大,再设计后的重新规划、资源浪费也成为其闲置的要因,为再生设计提出难题。

3.再生设计原则与策略

3.1剩余空间再生设计的原则

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再生设计是通过改善和增补功能的方式将建筑之间、道路两侧、绿化带连接处或其他未被充分利用、未被明确规划的空间进行功能补充,进而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增加学生灵活活动的空间,促进校园美育建设,增添校园活力的举措。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秉持的原则有:

①空间基本功能完善与重塑。调研与评估是空间再生设计的首要任务,了解和识别空间潜在的使用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了解空间存续的现状、使用的频率和存在的问题;评估空间在学生活动、休闲、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存在的设计价值;进而设计空间的可达性和舒适性,例如:增设座椅、智能照明、安全提示、配置绿化景观元素等,确保空间的安全性、多功能性。

②再生设计重参与、强维护。在设计过程中,邀请学生和教职工参与规划讨论,提出建议,确保设计符合他们的需求和预期。在设计完成后,定期收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秉持进行持续改进和动态优化的原则,确保空间的持续使用。定期对空间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加强对使用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使用责任感。

③活态发展、互动参与。校园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公共剩余空间的使用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方便后期进行重组和改造。例如,采用可移动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可多次重复利用。其次,在设计加入互动参与元素,如,设置专题互动装置、移动留言墙等,让师生参与到设计的过程,结合不同学科特点为校园剩余空间设计出谋划策。另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再生设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设计警示标志、安全名牌等。

3.2剩余空间再生设计的策略

①以文化形态增补空间功能。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内涵设计和创作理念。将校园建设、变迁过程中所承载的物质要素和具体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浓缩和提炼,通过再生设计表现为可以被感知的实体空间环境。注重文化形式的表达与空间样式的统一。将原本割裂的文化艺术、校园发展历程痕迹,通过创新空间设计元素而重新统一起来,产生协调性再生长的效果。空间肌理的构造具有多样性、整体性、连续性和独特性的特征,属于设计的符号要素。文化表达肩负着“织补”、“弥合”空间肌理的重要职责。例如,在教学楼廊道内设计艺术长廊,在楼道尽头或者拐角处设计半私密学习空间,增设智能感应灯、可折叠座椅等,为学生学习和事务性等待提供便利。

②“新旧”共生的空间视觉边界渗透。校园公共剩余空间再生背景下,加快改建、更新、再生设计,不仅是对校园环境发展适应性的表现,更是学生与教职工群体生存整体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通过文化肌理编织剩余空间,将文化艺术氛围、精神氛围逐渐过渡到校园空间生存氛围,完成边界虚化共生的使命。例如,校园再生设计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原有交通轨迹还要考虑使用群体不经意间的走动形成的小路。通过对使用者习惯进行调研、规划、设计,将使用者的习惯行动轨迹纳入再生设计中,通过改善小路铺装,周边照明等设施,进行空间边界的渗透,通过植被链接周围环境,正应了我国的那句古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以空间边界的相互渗透为出发点来进行文化艺术表达与空间再生设计,可以很好的将“旧”环境与“新”空间有机结合起来。

4.结论

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再生设计是活态、多变的设计形式。由于空间形成的不规则性与偶然性,使得空间再生设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考虑到校园改造过程中对空间的持续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设计的灵活性与多变性。通过对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识别与分析、设计与改造,我们可以将未被关注的空间形式转变为高校利用的空间,满足师生的需求,通过文化艺术织补空间区角,提升校园整体品质与美育氛围。通过“新旧”共生的空间视觉边界渗透,提升空间链接处的设计规划,营造和谐统一的空间样式,进而提升使用者对空间的感知与融入感。

参考文献:

[1] (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寻找失落空间一城市设计的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常青,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孙媛(日)青木信夫,张天洁,从废弃高架铁路到创意空中公园--纽约高线的再生1930-2009[J],装饰,201,213()102-104.

[5] 潘俊锋,李超,段彦超,张天玥,宁启蒙.艺术介入角度下的住主区畸零空间更新探究[J].山西建筑,2019,45(02):1-2.

[6]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

[7] 黄桑桑,“城市畸零空间”设计应用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 何雯,以类型学为基础的城市零散空间再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

[9] 尹春,城市零散空间环境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6.

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高校校园公共剩余空间的分类辨析及再生设计研究+FH016”;潍坊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金项目“历史文化和环境演化视域下城市剩余空间的分类辨析及再生设计研究+2023RWBS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