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壁垒,有机融合体育与舞蹈,——素质拓展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 2

打破学科壁垒,有机融合体育与舞蹈——素质拓展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崔宏愿 黎祖鹏

北京第五实验学校 窦店中心校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旨在探讨体育与舞蹈的跨学科融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供有益参考,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新思路。

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与舞蹈的融合基础,强调了要寻找共同点,相互借鉴,打破学科壁垒,有机融合体育与舞蹈。其次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体育与舞蹈融合中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体育与舞蹈融合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策略。

1 融合基础

1.1 找共同点

在理论层面,体育和舞蹈虽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也是相辅相成、相互借鉴的关系,它们在培养学生的体能、审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机融合体育与舞蹈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取长补短,将体育学和舞蹈学两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体育学和舞蹈学的研究者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两者的交叉点,识别和建立体育与舞蹈共有的基础,如身体语言、动作分析、表演技巧等。

1.2 相互借鉴

在实践过程中,体育学科中进行队列练习时可借用舞蹈学科中成品舞整齐度训练的方法;在原地踏步练习时,可借用舞蹈学科中节奏切分的练习方法;也可先从极具代表性的又有体育又有舞蹈元素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入手学习,既锻炼了身体,提升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体育舞蹈、啦啦操、中国风健身舞等体育艺术类项目。

2 问题分析

2.1 实践效果不够理想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正逐步在素质拓展的理念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情感表达、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然而,尽管这种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体育与舞蹈的融合程度仍旧不高,较多停滞在理论层面,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2.2 课程设置过于传统

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将体育和舞蹈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缺乏交集,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这种分科教学的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在体育和舞蹈之间建立联系,限制了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机会,难以激发学生对这两个领域的深入学习,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有开设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学校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着重强调的。

2.3 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影响体育与舞蹈融合教学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体育教师在舞蹈方面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有限,这就限制了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能力。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特别是舞蹈教学能力,成为了推动体育与舞蹈融合教学的关键。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体育与舞蹈的交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3 融合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与舞蹈的融合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传统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均把体育和舞蹈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与舞蹈融合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育与舞蹈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的体育教学中引入舞蹈元素,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验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实现全面发展。最后,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根本上重视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教学。

3.2 完善课程设置,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积极寻求体育与舞蹈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如体育舞蹈、啦啦操、中国风健身舞等既有体育基础又有舞蹈元素的课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选择。这样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身体素质、艺术表现、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如:体育舞蹈是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舞蹈的艺术性相结合的项目,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练习,学生能在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啦啦操课程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动作的练习和表演,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探索其他跨学科的课程,如结合音乐的自编操、结合艺术设计的体育动作、结合舞美的喜剧表演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通过这些跨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3 提升师资水平,多维度整合教师资源

为了确保体育与舞蹈更好的融合,保证相关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对内,应加强体育教师的舞蹈相关培训,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支持,以提升体育教师在舞蹈教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如在体育院校就读舞蹈专业的教师。这类教师既有舞蹈技能,具备舞蹈教学能力,又系统的学习过体育学相关知识,擅长将体育与舞蹈融合,为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教学提供人才支持。对外,学校可聘请具备相关背景和经验的专业教师开设专业课程,如体育舞蹈、啦啦操专业的教师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4 结论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长跑,那舞蹈则是这场长跑中的独特旋律。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勇敢面对改革和挑战,积极探索体育与舞蹈的融合,让体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科教学,融合更多舞蹈元素,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共更多样化、富有趣味的选择,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保定.小学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尚舞,2023,(24):127-

129.

[2]王婷婷.中学体育与舞蹈社团渗透“美育”文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

(02):126-128.

[3]张涵颖,董植寿.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体育舞蹈美育的改革发展[J].体育风尚, 2024,(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