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术学科教育新路径:非遗传承人与博物收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探索美术学科教育新路径:非遗传承人与博物收藏

于茜

摘要:在当今教育领域,美术学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科技的飞速发展,非遗传承与博物收藏的价值日益凸显,它们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将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与博物收藏的丰富资源融入美术学科教育,以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审美素养,同时传承和发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美术学科教育;新路径;非遗传承人;博物收藏

一、非遗传承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不容忽视。非遗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在美术教育中融入非遗元素,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1.非遗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素材,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例如,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它们独特的视觉表达和手工技艺,能够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学生在学习和模仿这些非遗技艺的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到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非遗传承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培养创新思维的角色。非遗艺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形式,进行创新和演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对非遗艺术进行再创作,如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或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科技元素,这将有助于他们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激发创新灵感。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他们理解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形成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者,非遗传承有助于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在学习非遗艺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研究和实践,他们能够理解自己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

4.非遗传承在美术教育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非遗艺术往往与当地社区紧密相连,反映出生活的智慧和道德准则。通过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学生可以了解到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对社区的关爱,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这些品质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二、博物收藏与美术教育的互动

博物收藏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详实的学习平台,使得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而是通过实物的展示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直接面对历史,接触到艺术的实体,体验到艺术的多元性和生命力。

1.博物馆的藏品是美术教育的实物教材,它们跨越时空,连接古今。学生们在博物馆的环境中,可以亲眼目睹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近距离观察古代陶器的微妙肌理,甚至可以参与修复工作,亲手感受历史的痕迹。对于美术史的学习,实物藏品的直观性远胜于文字描述,它们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风格的演变,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情感表达,从而深化对艺术史的理解。

2.博物收藏的多样性也使得美术教育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藏品,如非洲木雕、东方瓷器、美洲土著艺术等,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开阔视野,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多元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尊重差异,理解并欣赏世界各地的艺术之美,培养全球公民意识。

3.博物收藏与美术教育的互动,还体现在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上。博物馆中的作品展示了艺术家们对材料、形式和主题的实验与探索,激发学生在创作中进行类似的尝试。例如,学生在研究梵高的《星夜》时,可以了解到该作品中色彩的运用,进而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此外,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和特别策划活动,常常围绕特定的主题或艺术家展开,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研究,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4.更重要的是,博物收藏提供了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平台。在博物馆,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类工作坊,学习传统技艺,如版画制作、陶艺塑造,或是当代艺术的尝试,如摄影、数字艺术。这种 hands-on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升技艺水平,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物收藏与美术教育的互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传递与创新的碰撞。它让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教科书的理论,而是将艺术置于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与艺术品的直接对话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挖掘其内在价值,从而培养出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

三、实践案例:非遗与博物收藏的教育融合实践

在探索美术学科教育新路径中,非遗传承人与博物收藏的结合不仅是一场跨领域的探索,更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实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这种融合如何在具体课程中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让非遗文化得以活化传承。

1.以学术院校为例,他们与当地博物馆合作,开设了一系列以“非遗与博物收藏”为主题的课程。这些课程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室授课,而是将学生带入博物馆,让他们在真实藏品的环绕中,近距离接触和研究非遗艺术。在课程中,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讲师,亲自教授传统技艺,如花丝镶嵌、木雕、兔爷、剪纸、蓝印花布、陶瓷制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博物馆的策展人则负责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2.在课程设计上,教师们不仅关注技艺的传授,更强调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创新应用。例如,学生们被鼓励将传统图案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作品。此外,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们参与策划小型展览,将学习成果呈现给公众,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

3.在南京博物院,一项名为“非遗课堂”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活动邀请了泥人张、景泰蓝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以工作坊的形式,让学生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作品。同时,博物馆还运用数字技术,将藏品以互动式展示,让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非遗艺术的魅力。

4.这些实践案例展示了非遗与博物收藏在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深化了对非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非遗传承人与博物收藏的互动,也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结束语

非遗传承人与博物收藏的结合为美术学科教育开辟了新的可能。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我们可以培养出既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美术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美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贡献。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参与到这个领域,共同探索美术教育的无限可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洋帆.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美术学科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学实践——以民族服饰与纹样的大单元教学为例[A] 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 2023: 7.

[2]许蓝玉. 核心素养下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育的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29):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