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勇担当——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社会责任勇担当——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林允强

                          浙江省泰顺中学  325500

摘要: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其中,

社会责任是基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文章旨在讨论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首先,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生物学科;三新背景;高中生物;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

前言:社会责任一词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一直延续至今,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虽然生物是一门典型的自然科学,然而,它与环境、健康、安全等社会议题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多方面阐述社会责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实现真正的“社会责任勇担当”。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重要性

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影响着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关乎着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其中,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做到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等。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1]

2.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现状

2.1教学方法陈旧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无力精心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方法陈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培养。在教师看来,只有学生学会了生物知识,社会责任也就有了。正因为教师的这种错误认识,造成了高中生理论知识丰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

2.2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味依赖课本,在课堂上教授科学知识,对涉及的一些社会责任,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和剖析,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此外,教师严重缺乏对教学内容的迁移,造成了学科内容的孤立,更影响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2.3.学生自身素质欠缺

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系统学习,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将社会责任意识与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就造成了高中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这一现象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不高、环保意识薄弱和团队意识不强等方面。

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

3.1更新理念,承担培养重任

生物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为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教学理念,认识到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并把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承担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重任。只有在教师的督促和帮助下,高中生才能拥有社会责任感[2]。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运用生物学的思维特点,讲述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责任。

以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人类遗传病”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章节的内容,深入剖析人类遗传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对于预防和控制遗传病的社会责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遗传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遗传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3.2梳理内容,挖掘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载体,其内容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这要求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及时梳理课本内容,深层次挖掘这些内容背后的社会责任。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让学生也能了解科学知识背后的社会责任。这样做就可以在实际课堂上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久而久之,他们的社会责任素养将形成,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3]

例如,教师在开展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六章生态系统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的详细讲解和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种融入社会责任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培养出强烈的环保意识。

3.3优化设计,培养社会责任

优化教学设计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中的生产活动关联在一起。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高中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优化教学设计的种类有很多,如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热点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

以浙科版高三生物选修2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为例,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设计一些与疾病治疗、疾病防控等相关的情境与健康这一社会议题相吻合,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讨如何运用生物科学知识来维护健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帮助高中生培养社会责任素养。

3.4参与实践,践行社会责任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除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让生物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且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例如,在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群落”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为例,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在大型植物园植树的活动,在活动期间,教师可讲解植物的生长型、群落的结构以及群落的主要类型,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进而引申到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等方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好青年。

参考文献:

[1]许振双.高中生物教学之“社会责任”观念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1,(09):93-94.

[2]张菲菲.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现代教学,2021,(07):30-31.

[3]林清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2,(03):88-90.

[4]刘畅周晓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22,(23):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