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评价优化融入课堂教学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浅谈多元评价优化融入课堂教学几点做法

贾晓琳

淮北市烈山区百善学校  2350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针对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维度多元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基于对新课程的理念渗透融合于课堂教学实施之中。下面笔者就如何运用多元性评价融入课堂教学谈粗浅的几点看法,以求教大方之家。

一、评价主体多样,激励自我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评价主体转变成双向互动的.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权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探究的结果及学习过程中的发展都可能超出教师的想象。因此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倡导评价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等多样的评价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如教学<搭配》一课时,先从穿衣入手,让学生们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接着把它变成吃饭问题,问有几种不同的吃法?画线连一连。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时畅所欲言谈穿衣吃饭的研究什么?生1:换汤不换药,都是一个意思;生2:两道题问法不同,但是数学道理一样;生3:两道题实质是一样的。在学生们交流互评从表面上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轻松愉悦地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式丰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要求在课程评价上进行改革,既要求教师成为评价的引路者,也要把学生带入有效评价机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主体性的重要特征。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给学生的自我评价留足时间和空间。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如教学《认识钟表》时,观察钟面上的12个数如何排列?有的说:按数的大小排列,有的说:好像排队一样,有的说:12个数围成一个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看法,亲身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得不同的评语,a.你观察的很仔细,b.你说的真好,想到了有序,c.你说得很形象......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潜在能力被激发出来,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铺垫。

三、评价维度多元,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评价过程是动态发展.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随课堂的生成而变化。使评价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必须以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在对数学教学过程的评价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适当地辅助于终结性评价,只有将两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更深远的价值.

例如教学《运算定律》复习课时,记得我出了一题:28×96+112。那学生很自信说出自己的想法,28×96+112÷28可其他同学都提出了疑义,大家先证实他的想法是独特性的,但又指出独辟蹊径的同时要保证准确性,那学生很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说自己只是想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弄巧成拙;没有全面考虑问题,结果不利于方法可行性。你想学生能把自己的奇特想法说出来,并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纠正自己的独特思路,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的评价方式就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态度。不仅老师能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情感态度方面的体验,同时也促进学生关注自己、激励自己,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运用评价结果,关注学生提升空间

在评价策略中,等待、延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孩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无知到有知,这是学数学必须经历过程。我们要允许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有自己的观点,不要急于给出结论,给他们留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自我感悟、自我建构的空间。此时不要急着点评,而是鼓励学生先动手操作感知,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学生在动手实践和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取舍正误,形成正确的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例:《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不要急着说出二分之一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去动手思考感悟,这样的做法即尊重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信心,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相长与因材施教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总之.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评价环境,用“评价"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评价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让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             

[2](瑞典)胡森等著: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Z].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自社.2006.

[3]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编著《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ISB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顾明远主编.《实用教育大辞典》(1卷)[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78

[5]韩东著《以传统文化浸润数学课堂—“圆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