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宗孟欢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266011

摘要:幼儿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3-4岁幼儿已有 “说谎”经验,但这一时期的幼儿主要是无意说谎。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幼儿开始出现有意说谎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如果成人不重视、不及时进行正确引导,有意说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欺骗行为,从而影响幼儿的品德发展。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有不同成因:幼儿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避免受罚而说谎;幼儿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说谎;幼儿为了取悦他人,得到奖励和表扬而说谎;成人说谎,幼儿模仿,导致幼儿说谎行为;成人言语误导,诱发幼儿说谎。找出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成因,根据不同成因应当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5-6岁幼儿;有意说谎;成因;干预对策

1.选题缘由

近几年来,幼儿说谎行为已经成为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幼儿期是幼儿道德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正处在心理和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重要人生节点。在此阶段,孩子存在好动贪玩、控制力差、易于情绪化、思维单纯等特点,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幼儿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说谎现象的发生。

2.选题意义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笔者用观察法、谈话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有效方法来研究本课题,找出大班幼儿有意说谎的原因,更具针对性的对成人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尝试发现并纠正成人所认为某些概念性、理论性的不正确观念,引导成人用正确的方法干预幼儿有意说谎行为,提升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者以“幼儿有意说谎”、“大班幼儿说谎的行为”、“幼儿说谎的成因以及其策略”“幼儿说谎的理论研究”等相关词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2005-2017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中文资料的检索。共检索到硕士论文50篇;教育期刊70篇;在青岛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60本。通过整理分析资料发现,关于幼儿“说谎”现象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幼儿的说谎行为,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3-6岁整个幼儿期的幼儿。研究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不仅包括幼儿的无意说谎还研究幼儿的有意说谎。研究方法非常的单一,最常用的是实验法和调查法,几乎没有用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来探讨幼儿的说谎行为。对于以上研究的不足之处,笔者把研究对象的范围缩小为5-6岁的大班幼儿。重点探讨幼儿的有意说谎行为,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减少外部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4.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观察法:以青岛市A幼儿园三个大班12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对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进行观察,历时5个月。通过获得的第一手事实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了解当前幼儿有意说谎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形成原因。

谈话法:和说谎幼儿进行相关谈话,找出说谎原因,并单独与家长谈话了解情况。

个案研究法:在班级群体中,对严重、频繁有意说谎的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跟踪记录和总结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减少幼儿有意说谎的次数。

经验总结法,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观察记录,结合文献研究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总结出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成因。

5.研究成果

5.1 5-6岁幼儿有意说谎现象成因

5.1.1幼儿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避免受罚而说谎

现如今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会采取很多措施来惩罚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因为害怕而产生恐惧心理。罗素说:“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5-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防御”意识,当孩子再次不小心犯错而将要受到惩罚时,他们会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所以为了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责罚他们选择掩盖自己的错误,从而导致孩子的有意说谎。

案例:区域活动,轩轩和乐乐在争抢玩具,轩轩抢不过玩具就动手打乐乐,乐乐向老师告状:“老师,轩轩打我”,而轩轩说:“我没打他,是笑笑打他。”

案例中轩轩的说谎属于“自卫型”说谎,明明是他自己打的人,在面对老师询问的时候非要说是别人打的。轩轩之所以要说谎是因为:他害怕被老师批评,在他以往的经验中,只要自己犯了错误就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和责罚。所以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为了不被老师批评,选择了说谎。

5.1.2幼儿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说谎

虚荣心是一种想获得他人关注、赞美的情感,它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如今的幼儿受到家长的溺爱和赞扬,慢慢的以自我为中心,滋生虚荣心。受虚荣心驱使的幼儿对外界的对自己的态度很感兴趣,为了得到比人的夸奖、赞扬,在自己实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导致有意说谎的发生。

5.1.3幼儿为了取悦他人,得到奖励和表扬而说谎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为了受到家长的表扬和得到奖励而有意说谎来取悦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智力水平逐渐提高,5-6岁的幼儿会开始有意识的讨好别人来得到表扬,比如,上大班的小女孩思思,当妈妈提出回答两难的问题:“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她会回答:“都喜欢”。这样爸爸妈妈听了之后都会很开心。这样的信息反馈在幼儿心中会形成一种说话要讨好别人的“谎言”定势,谎言带给对方的愉快体验强化了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和行为。

5.1.4成人说谎,幼儿模仿,导致幼儿说谎行为

在幼儿期,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模仿,模仿可以使幼儿从他人身上获得某些信息,在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模仿行为。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模仿行为很显著。成人无意中的谎言、随便承诺的事和随口说的话不及时兑现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幼儿会有意或无意的进行模仿。成人的这种不良行为为幼儿以后的说谎设下了模板。

5.1.5成人言语误导,诱发幼儿说谎

幼儿说谎行为还可能是由于成人错误的语言暗示而诱发的。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的衣服上洒了颜料时直接就问:“哪个小朋友给你弄脏的?”。成人先入为主把错误推到别人身上,以为和自己的孩子没关系,不能客观的面对事实,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道德观念还有些模糊,生活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因此幼儿的有意说谎行为就产生了。

5.2 5-6岁幼儿有意说谎干预对策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都有益,对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5-6岁的幼儿如果养成说说谎的坏习惯,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在幼儿有意说谎发展的萌芽阶段开始干预,搞清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结论

本次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对5-6岁幼儿的有意说谎进行成因分析。本文以5-6岁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谈话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了解此年龄阶段幼儿的有意说谎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研讨出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 范元涛,邹梦溪.试析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J].教育导刊.2013(8):32-34

[2]汪涓.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