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筑根基 文化瑰宝耀童心——小学语文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诵读经典筑根基 文化瑰宝耀童心——小学语文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策略探究

林尚兴  林立

平潭北厝镇中心小学 平潭城中小学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广泛阅读经典素材,能丰富见解、文化底蕴,为成长奠基。小学阶段知识与能力素养培养至关重要,而能力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积累。因此,教师需巧妙融入文学价值和正确价值观念于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提升思想意识。随新课程改革深入,教师需调整教学策略,加大经典阅读比重。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文学内容,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认同。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剖析阅读素材中的经典文化元素,培养文化传承使命感。为有效实施经典阅读教学,需详细分析并探讨具体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受益,实现全面发展。

一、背诵筑根基,诗文积累丰

背诵是诵读的基石,也是学生掌握传统诗文精髓的关键。通过背诵,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句的内涵。但背诵并非诵读的替代品,它只是诵读的起点,帮助学生扫清基础知识障碍,更好地品味经典诗文。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诵读时,应明确背诵与诵读的关系,教授学生高效的背诵技巧,引导他们关注诗文中特殊的字词和句子,使他们更熟练地掌握诗文内容。

以一年级下册中的《村居》为例,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杰作,生动描绘了春日村庄中那明媚如画的景象。在指导学生背诵此诗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针对诗句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音和字义,同时教授他们如何正确断句。《村居》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涉及“草”“莺”“堤”和“杨柳”等自然元素。而“醉春烟”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师需逐字逐句地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字的深层含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内涵。接下来,教师应进行范读,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标记出断句的位置,然后模仿教师的诵读方式进行跟读。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当学生对诵读有了一定的把握后,教师应要求他们在限定时间内背诵原句,确保背诵过程中不增加或减少字数,同时保持正确的诵读节奏。通过同样的方法学习《村居》的第三、四句后,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诗中的古汉语知识,还能够顺利完成背诵任务。这为后续的诵读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感情和技巧上能够更好地诠释这首诗的魅力。

二、理解揭真谛,情境诗中融

诵读是深度参与、多元感官交织的学习过程。学生需以口诵读,以心体悟,让字句在舌尖跳舞,心底回荡。视觉与听觉同步启动,潜入诗文的奇妙世界,感受其魅力。掌握诵读精髓需熟悉诗文,根据情感起伏调整停顿、节奏、语速与音量,展现诗文的情感与美感。这需深刻理解诗文内涵。传统诵读教学易使学生陷入机械模仿,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诵读的旅途中,教师应该像一位贴心的导游,引领学生踏入诗文的奇妙世界,寻觅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真切地领略到诗文的独特魅力,使心灵与文字奏响共鸣的乐章。以《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为例,这首诗被誉为“诗仙”李白的经典之作,它细腻地描绘了香炉峰上庐山瀑布的雄伟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在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时,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进而点燃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火。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意,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工具,播放庐山瀑布的壮丽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略瀑布的宏伟与壮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李白为何将其形容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画面时,他们将更能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壮美景色。在学生被瀑布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之际,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在赞叹庐山瀑布和自然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萌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真实的情感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使他们在朗读时更加投入,更加生动地传达出诗中的意境与情感。

三、晨读定习惯,声声传古风

小学时期是孩子们文化素养的奠基期。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诵经典诗文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经典诗文不仅是教学素材,更是塑造学生性格、影响成长的重要因素。长期培养下,孩子们会形成稳定的朗诵习惯,让经典诗文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文化养分。为打破知识与生活脱节的局面,教师应将经典诗文朗诵融入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中,如晨读等日常活动中安排朗诵练习,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更加实用、丰富多彩。

在晨读环节中引入经典诗文的诵读时,教师的选择不必局限于课本之内。他们可以根据教育部的推荐书目,为学生精心挑选适合的诵读材料。为使诵读内容与四季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更替来更新诵读内容。如春光明媚之际,引导学生诵读《鸟鸣涧》、《春思》等描绘春意的诗文;夏日炎炎之时,则让学生感受《初夏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反映夏日景色的作品。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喜好,将他们所钟爱的经典诗文纳入晨读材料中。整体上,保持材料的多样性与开放性,确保学生在晨读中能够持续接触新的诵读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独立诵读经典诗文的习惯。

四、节日增色彩,诵读添雅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文与传统节日皆为其璀璨瑰宝。众多经典诗文以节日为题材,生动描绘节日习俗与氛围,传递中华民族最纯朴的情感与价值观。语文教师借助节日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能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传统文化之精髓,亲身体验那份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情感。每逢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应精心策划与组织相关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搭建起了解与传承节日文化的桥梁,更是他们展示诵读才华的绝佳舞台。此类活动不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更点燃他们对诵读艺术的热情与兴趣。

以中秋佳节为蓝本,历史的浩渺长河中沉淀下无数描绘月圆人团圆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有的描绘了温馨热闹的团圆景象,有的则抒发了深沉的苦闷与无奈,情感的多样性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魅力。在筹备中秋诵读活动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裕的准备时间,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集与中秋主题相关的经典诗文,并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与技巧进行自主练习。例如,可以选取李白的《静夜思》、刘方平的《月夜》、李商隐的《嫦娥》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诵读进度进行检查,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与反馈,帮助学生纠正诵读技巧上的不足。随着中秋节的脚步渐近,中秋主题的诵读活动如期举行。学生们纷纷上台展示他们的诵读成果,同时分享所选诗文的创作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诵读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诵读活动,学生们不仅积累了更多的经典诗文,更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他们日后再次遇到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文时,必然能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诵读水平。

总之,通过阅读经典诗文,学生们不仅能积累知识,还能提升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融入经典阅读中的文学价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涵,提升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