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新策略

周诚鑫

重庆市万州区长滩学校

摘要:学校安全无小事。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之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成为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重中之重。防溺水安全教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青少年溺水事故频频出现的背景下,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大防溺水安全教育力度,健全防溺水教育体系,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发挥防溺水教育功能,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本文简述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区域水域复杂多样、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原因,每年所发生的溺水伤亡数据远高于大学生,近几年小学生溺亡事件更是呈上升之势。防溺水教育是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的系统工程,需要本着生命至上的安全教育观,统筹构建与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的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机制。

1当前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谈水色变”,导致“偏于堵”“疏于疏”“缺于引”

随着新闻媒体有关溺水事件报道增多,上级有关防溺水管理要求变严,以及社会对青少年溺水伤亡越来越关注,目前各方对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出现了“谈水色变”的情况,简单粗暴认为防溺水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远离各类水域,以期通过让青少年远离水域、减少与水的接触而降低或避免出现溺水事件的发生。玩水戏水是孩子们的天性使然,防溺水教育不能一堵了之。陈若霖等研究者认为,防溺水教育宜疏不宜堵、宜引不宜堵,要通过教育引导孩子们不去危险水域、不擅自下水,增强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提升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行动自觉。

1.2举措有限,导致小学生防溺水教育成效不大

小学生防溺水教育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把防溺水教育抓出实效。但目前总体来看,小学生防溺水教育仍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管制等层面,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或班会说教、学校给孩子们和家长发放防溺水告知书或签署责任状等形式。小学生防溺水教育要多措并举施策,通过建立健全防溺水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与引导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3任务艰巨,导致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高发频发

相比城镇青少年防溺水教育,城郊及农村工作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城郊及农村孩子面临的溺水危险更大,相关责任方的责任更加重大。首先,就如前文所述,农村自然环境复杂,野生水域广,存在监管区域广、难度大问题。相比城镇孩子大多去游泳馆、海边等有一定防护措施、人群较多的地方,农村孩子只能选择野外水域环境玩水戏水。其次,小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够精细到位,孩子们容易因在非上学时间结伴到水域游泳、捉鱼等导致溺水。再次,家长和孩子的防溺水意识较为淡薄,这就极易导致溺水事件的发生。

2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新策略

2.1创新思维,改善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观念

一是创新安全教育思路,从“堵”转变为“疏”,“堵疏结合”,从“一手抓”向“两手抓”转变,过去每年暑假前,学校以及教师都会根据上级要求,在“管紧人、看好人”层面下功夫,严格管控小学生,要求他们尽量不要前往水源附近,“堵”住各类溺水事故的发生。现阶段,在做好“堵”的同时,还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小学生谨慎接触水,提高防溺水救助的基本能力。二是创新教育目标,力求引导学生从“旱鸭子”变成“水鸭子”。以前教师组织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游泳,对水的危险性了解不足。教师需要从知识教育向游泳池教育拓展,在开展防溺水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比如在每年暑假或者暑假前,安排1~3节防溺水实战课,教学内容以掌握防溺水救助技术、游泳技术等为主,确保学生能掌握野外水源危险,以及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助他人的方法,或者遇到危险时自我救助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练,从过去的“旱鸭子”变为“水鸭子”,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识别危险、自救能力以及救助他人的能力。

2.2健全防溺水应急机制,提高防溺水教育效率

为保证防溺水教育深入落实,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小学安全教育机制。一是学校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出发,不断改善防溺水安全机制、安全体系等,深入推进制度建设。二是积极划分责任,领导班子承担整体职责、教师承担管理职责,分层落实,为防溺水安全教育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会议,积极探讨小学生溺水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常见问题,并优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机制以及应急机制,让防溺水安全教育高质量开展。

2.3构建“三位一体”的防溺水教育体系,保

(1)学校安全教育层面。学校是防溺水安全教育主导者以及参与者,需要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态度。一是学校需要组建防溺水教育团队,团队成员有教师、专业教练、家长代表,由教育团队在暑假前通过主题会议、班会等模式,宣传防溺水知识,并强化对在校学生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出现学生随意玩水的情况;二是教师需要采用小班额模式,由各课任教师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危险意识,如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模式,明确告知学生野外游泳溺水的危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也可组织开展黑板报竞赛,引领学生设计一系列关于防溺水的黑板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可实施与溺水相关的课堂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溺水的认知。此外,开发校本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或者与社会力量合作翻译国内外系统性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由防溺水教育团队结合实际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2)家长教育层面。学校与教师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比如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为家长与学生普及各类防溺水小知识,让家长潜移默化地提高认知,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监护者职责与义务。要求家长承担看护职责,时刻提醒孩子远离危险水源,不可私自与同伴结伴前往水源地游玩,不在自己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救助他人,而是要寻找专业救生人员或者向成人求救;若是前往专业游泳馆,家长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坚守安全第一,不能因为粗心而引发事故。此外,学校还需要积极合理地落实教育工作,不仅要在教室张贴防溺水挂图,引领学生牢牢记住安全歌,还要为家长提供教育部印发的“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防溺水专题教育片,或者邀请专业救生员开展防溺水讲座,让学生通过观看专题片,深入学习防溺水知识。(3)社会层面,学校要积极与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合作,定期巡视周围水域以及环境,组织开展地下水管施工或者水资源改善安全提醒,及时排查本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告,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牌以及安全救援装备,警告小学生远离该区域。汛期则需要在比较危险的区域设置护栏以及隔离带,并配合家长与社区,在公共场所开展防溺水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为保证安全教育质量和效率,需要重点关注,结合现阶段防溺水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防溺水安全教育思路,健全安全教育机制,打造新型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基地,拓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范围,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遇险防险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粟神世,阳青海.提高认识采取措施认真做好道县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J].中外交流,2019,26(18):98-99.

[2]王跃章,武继强.浅谈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J].文渊(高中版),2021(10):4109.

[3]李荣茂.山东滨州:聚焦“三个创新”,助推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提质升级[J].新校园,202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