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艳

长沙医学院

【摘要】目的浅析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干预后两组患者HR、MAP及ACTH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此外,在并发症统计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促使护理工作有科学的方法,循证护理的应用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

急性阑尾炎属于常见的急腹症,发病进展快,且疼痛度高,建议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在开腹手术治疗中,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优势显著并得到了推广[1]。但是,手术对患者而言仍然有应激性创伤,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和患者的配合,以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取得理想的治疗成效。循证护理方案则是针对问题进行文献查证,结合院内情况、患者个体差异调整护理对策,使护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2]。鉴于此,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结果证明循证护理方案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7-70岁,平均(54.07±5.63)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在26-70岁,平均(53.13±5.89)岁。上述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无异样,两分组资料无规律,组间基线资料差异(P>0.05),符合对照条件。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表示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伴有精神系统疾病。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为患者讲解手术开展流程和配合事宜,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和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首先,要确认问题,循证证据。在干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临床经验,更要参考相关文献和学者研究成果,针对患者的整体情况做出评估,以便于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在总结护理依据下,结合关键词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在执行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在心理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调整话术,如针对老年群体要讲解大致情况,以安抚为主,多与患者的家属沟通,详细讲解手术开展的优势、并发症,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双认同。针对中青年群体,他们对疾病知识的接纳程度高,故而要多交流,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协助患者做好不良事件的预防,并在术后进行腹部按摩,协助患者早下床。最后,对护理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工作的开展效率,找出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案。

1.3评价标准

对比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应激反应,测量患者HR、MAP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标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检测方法选用放射免疫法。最后,统计并发症率。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就是()。χ2:检验计数资料,就是[n(%)]。P<0.05代表本研究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x±s

组别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60

20.53±1.04

33.34±1.34

20.52±2.44

7.34±2.19

观察组(n=60

13.34±0.98

35.45±2.21

13.27±1.35

5.19±2.33

t

6.345

5.457

5.093

2.354

p

<0.05

<0.05

<0.05

<0.05

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HR、MAP及ACTH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对比两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s

分组

HR(次/min)

MAP(mmHg)

ACTH(pg/m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60)

68.72±4.31

78.39±4.66

87.41±4.92

103.79±5.84

28.77±2.23

36.15±3.27

观察组(n=60)

68.74±4.33

72.23±4.43

89.42±4.93

96.12±5.28

28.73±2.24

31.17±3.21

t

0.173

10.854

0.074

7.485

0.223

4.23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此外,在并发症统计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对比(例,%

组别

切口感染

腹腔出血

残余脓肿

发生率

对照组(n=60

3

3

2

8(13.33%)

观察组(n=60

1

0

0

1(1.67%)

x2

5.696

P

<0.05

3讨论

阑尾炎是由于阑尾感染而导致的炎性疾病,可见于不同年龄的群体,该疾病多为急性发作,且进展快,患者临床表现有右下腹疼痛、发热和呕吐,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引发严重症状,不利于病情好转[3]。当下,对于阑尾炎的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完成对症治疗。为了保障治疗疗效,结合循证护理措施能够从更科学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从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中看,由于缺乏针对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循证护理中则提升了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配合效果,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患者康复期间,密切观察切口情况,预防腹腔感染。此外,从饮食方面着手提供建议,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这有助于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在循证护理中,针对常见不良事件进行了规避,如由于胃肠功能退化诱发的排气功能未及时恢复[4]。在循证护理中,应当通过问题提出、证据搜集等一系列过程来确认护理方案。有学者提出[5],在循证支持原则下总结护理要点,严谨地安排护理工作,保障患者治疗疗效。另外,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识别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遇到突发事件后可以第一时间处理,确保治疗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促使护理工作有科学的方法,循证护理的应用具有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金.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7):139-141+145.

[2]刘曼.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2):52-54.

[3]窦花园.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8):110-111.

[4]王露.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150-151+154.

[5]吴艳.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3):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