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平台思政类推文的实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提升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平台思政类推文的实效性研究

操一铭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本文针对基层团学微信公众号思政类推文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青年学生群体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高校思政类公众号的发展方向等,提出提升高校团学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实效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高校团学组织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上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引领;青年学生

一、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研究价值与意义

2022年8月22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也是提升人才强国战略发展领域的主战场。高校团学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排头兵”,关键任务就是要牢牢把握好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塑造,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国家发展相结合,肩负起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1]。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团学组织宣传工作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平台,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使得团学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开放交互式、定制个性化、消息即时性等功能 ,微信公众号因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和效果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2]。但是作者发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类推文始终在青年学生中关注度不高,讨论度低。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青年学生主动看、喜欢看,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思政类推文的实效性问题

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是传统思想课堂宣传的有效补充,也是基层团组织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一环。但是针对思政类推文原创与转载阅读量情况分析,能够反应出思政类推文的众多问题:

问题一: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主流思政意识薄弱,新媒体技术薄弱

原创思政类推文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不受关注,以致于思政类推文越来越少;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也对思政类推文创作存在懈怠与排斥心理,针对思政类推文创作热情日益衰退。虽然高校团学组织专职共青团干部与指导教师,以及学生骨干等队伍力量逐渐强大,但是专职共青团指导教师在新媒体运营经验较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有限;共青团学生干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需要完成学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推文制作水平与时间均有限,这“两个有限”直接影响了思政类推文的质量。

问题二:思政类推文语言生硬,主要采用强制输出或其他公众号推文粘贴形式

思政类推文在转载或者复制粘贴的时候,语言表达大多过于官方化,青年学生阅读起来觉得过于生硬,说明青年学生对单向通知类、公文类、新闻类的推文并不感兴趣。在推文创作或转载过程中,没有注重与青年学生的互动性,以及加深话题性的讨论,与“00后”学生更喜欢的网络语言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严肃、正式的推文语言并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关注与重视。当此类内容发表于新媒体平台时,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水土不服”等情况,难以达到预定的传播效果。

问题三:推文意识形态强烈,思想引领内容没有与青年学生产生共鸣

微信公众号思政类传播度最低的推文全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类推文,此类思政类推文内容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需求有一定距离,尤其是20岁左右的青年学生对事业成就、物质财富、个人发展等话题有明显的高关注度,而对“国家发展与社会热点”等社会因素主题缺乏关注度。推文内容与青年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感。以上推文由于具有太过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其题材均为在大学生看来的“国家大事”,缺乏共享交流,缺少多元的开放精神,使得阅读量不尽如人意,传递内容没有跟学生产生共鸣,达不到既定的宣传效果,甚至引起了少部分青年学生的抵触情绪。

四、提升基层团学微信公众号思政宣传工作方法及对策

对策一:优化高校团学公众号运营团队结构,强化新媒体技术培训

一是要提高运营团队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保障稳定的团学团队运营,固定几个专门负责团学公众平台推广的人员,发挥高效团学自身优势,成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团学新媒体团体与工作室;明确“为谁服务、服务什么”的中心问题,聚焦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形成自己的形象与品牌;不定期地组织团学公众平台相关技能的培训,增强团学运用的技术能力,同时对团学运用人员进行荣誉评比,督促团学团队的整体进步。二是要高质量话题内容创作,围绕青年学生关心话题。推文创作可以多关注校园生活等与青年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以典型人物事迹吸引青年学生。以周边同学事迹为榜样,促进青年学生进步,可以以此类话题为切入点,结合共青团培优培先的事件案例,合理的运用新媒体技巧撰写推文文章,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同时也要注意学校特色和自身条件的思路和做法,使推文不仅内容丰富,也具有新意。三是要研究青年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公众号宣传实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运营团队要常态化开展青年学生网络阅读习惯调研,积累公众号推文宣传经验,培养高校团学组织公众号运营团队的宣传意识。

对策二:思政类推文内容语言生硬,重视转换话语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高校团学宣传工作的话语体系需要进一步跟“00后”青年学生话语体系进行接轨,用“00后”青年学生的话语体系将主流思政类的大道理“二次创作”为青年学生生活中的小感悟。在话题内容、传播载体和语言形式上均密切贴近“00后”青年学生群体,使青年学生能够实现从单一接受的“受众”转变为参与创作的“用户”身份。在社交网络中,充沛流动的是信息,更是情绪和情感。在话语形式上,强化语言立体渗透,再造话语要素,融入青年学生的符号体系与展示形式,例如,短视频、动漫、表情,或者合适的网络流行语等,在保证思政类推文主旋律的基础上,通过语言风格增强推文的趣味性,以简单愉悦的叙事风格跟青年学生互动,拉近彼此心理距离,让思政类主流话语能够与青年学生心声发生共鸣。

对策三:增强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推文对青年学生接受行为

围绕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感交流需求、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个人议题的“日常琐事”能够在微信平台上迅速传播,可被视作青年学生的情感表现和角色交流的“普遍行为”,越贴近青年学生生活,满足青年学生需求是高校团学组织获得学生关注与喜爱的前提。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展示宣传内容,让青年学生共同参与创作“日常琐事”的主体性,避免青年学生成为“局外人”。而且推文的主旨还是内容,就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优质内容的也能迸发丰富的活力,能够获得青年学生的热爱与认可。将青年学生同高校紧密联系起来的情感纽带,结合热点新闻话题、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与青年学生的关系等内容较容易引起青年们的兴趣,通过这种“情感纽带”借力而行。要着眼于微信公众号受众的现实需求,在提高内容输出效率的同时,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效果。

五、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团学组织网络平台建设和实现宣传传播都进行着新一轮的变革,团学工作者利用新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输成为必备的技能。本文针对思政类推文在青年学生关注度不高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高校团学思想宣传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好新媒介的手段,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强校园团学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是提升高校团学组织微信公众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会来, 任佳伟.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 38(03):12-14.

[2] 张卫良, 张平. 大学生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接受、认同差异及成因探讨[J]. 现代传播. 2017, 12: 143-1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武汉理工大学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花生融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室的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武汉理工大学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花生融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室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