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式音乐治疗对缓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促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接受式音乐治疗对缓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促进策略研究 

 张程祥

皖西学院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心理,使大多数人进入了亚健康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正处在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大学生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就业压力、继续教育与社会择业选择的心理困惑以及多样化的生活负担等无疑使得大学生的焦虑心理更加严重,而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帮助大学生缓解焦虑心理、获得心理健康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就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话题。因此,本文以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缓解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应用为中心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心理;接受式音乐治疗;缓解策略

引言:接受式音乐治疗是一种将音乐与生理、心理过程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不同于传统音乐治疗方式,接受式音乐治疗更加侧重通过音乐与个人情感、体验的结合来帮助个人缓解身心压力与负面心理,并且对于个人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成就与素养等并没有过高要求,更多的是为个人创造一个放松和舒适的环境。当代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随之而来的便是成长、独立、未来规划等诸多挑战,相较于借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接受式音乐治疗的心理干预优势更为突出。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缓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实现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多数大学生在出现焦虑心理时,第一想法是寻求心理医生的语言开导和药物辅助治疗,抛开心理治疗效果,长期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伤和副作用,甚至部分焦虑心理严重的学生会对相应药物产生依赖性,加剧原本的焦虑心理。而接受式音乐治疗则是利用音乐媒介来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在不借助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大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恢复。

其次,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能够带动大学生的丰富情感反应,焦虑、压力、孤独、抑郁、坎坷经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情绪是导致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主要负面因素,相较于让大学生长期被一成不变的负压环境所束缚,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开启了大学生的音乐体验旅程,随着音乐节奏起承转合或舒缓或振奋的变换,大学生的情感反应也可以得到进一步丰富,从而快速做出负面情绪与焦虑心理调整。

最后,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既是大学生与音乐对话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交的重要契机。存在焦虑心理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接受新鲜事物、增进人际社会交往的积极性,甚至以各种负面心态来看待社会交往、独自消化负面情绪。而借助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大学生相当于拥有了更多音乐活动与互动的平台,他们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音乐兴趣、共享音乐作品聆听感受、表达各自对音乐作品或音乐形式的见解,这样一来,大学生就可以逐渐打开封闭的焦虑心理,更加包容、开放地参与社交互动,同时在放松身心、减压悦己的过程中获得艺术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接受式音乐治疗缓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策略

(一)应用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来缓解大学生压力焦虑

压力是大学生焦躁心理的主要诱因,大学生所处的单纯校园环境与复杂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本质矛盾,而在这种矛盾与对立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压力,比如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带来的压力、自尊与自卑行为妥协带来的压力、家庭期望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冲突带来的压力等。针对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躁心理的大学生,教师可以应用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来缓解其焦躁心理,也就是在确保学生肌肉放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引导展开音乐想象,如自由和谐的大自然、平静悠远的湖面、新鲜舒畅的草原等,使学生徜徉音乐想象世界,获得焦躁心理的有效缓解。

比如,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因未来人生规划与选择迷茫所产生的焦虑心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我相信》,引导学生们在聆听过程中跟随教师去想象,如歌词中提到“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这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们想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只有一个小小的你,周围弥漫着芳香的青草味,夜幕降临,当你伸手去触摸银河,银河中的星星仿佛眨巴着眼睛朝着你微笑。通过歌词想象与旋律熏陶,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整个人变得更加释然、从容。

(二)应用半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缓解大学生情绪焦虑

情绪焦虑是多数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复杂社会环境和外界干扰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冲动性与稳定性并举的情绪特征被无限放大。针对因情绪调节障碍引起的大学生焦虑心理,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半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来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障碍,即用美好的语言来引发学生美好体验,使其焦虑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具体来讲,教师首先需要选择平静、美好、温暖的音乐来帮助学生平稳焦躁、不安、紧张的情绪,增强其内心的安全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负面情绪的学生来播放风格差异化的音乐,使其在聆听更贴合个人情绪作品的过程中联想自身积极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认可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应用音乐作品互动讨论技术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

社会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生活和大学学习的必备技能,良好的社交能力、稳定的社交情绪不仅是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辅助同样也体现了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修养。但在实际社交过程中,焦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会因自卑、社恐心理、个性问题、缺乏社交技巧等而内心排斥正常的社交活动,针对这部分因社交障碍而存在焦虑心理和行为的大学生,教师可以尝试使用音乐作品讨论技术来缓解其焦虑心理。具体来讲,就是由教师和大学生共同聆听一首音乐作品,而后共同探讨、分享音乐作品的节奏韵律美及这种音乐特性所产生的情绪与心理安抚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分享对个人社交焦虑心理有重要缓解作用的音乐作品,通过搭建大学生音乐讨论、社会交往的音乐桥梁,使其在对音乐表达内容、传达情感的交流中放松身心,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比如,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突如其来的陌生感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社会交往,而面临大学毕业和未来择业压力的学生也会因过度敏感而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应用音乐作品互动讨论法来缓解学生的社交恐惧心理,比如,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播放张杰的歌曲《明天过后》,这首歌旋律轻柔温和,歌词温暖人心,歌手演唱娓娓道来,学生们围绕这首作品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歌曲整体比较温暖,安静却充满故事性的旋律给了自己的社交障碍心理很大的慰藉,有的学生认为歌词让自己产生了面对未来工作与生活的勇气,使得自己内心淡然,更乐于与同学沟通。通过音乐讨论,学生们之间进行了无差别交流,无论是大学新生,还是准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在音乐讨论中感受人际交往的乐趣,从而互相帮助来克服焦虑心理。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种性价比和有效性极高的心理治疗手段,接触式音乐治疗方法为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有效缓解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具有便于实施、大学生接受度更高、心理体验更加丰富与直接等优势。因此,教师要提高接触式音乐治疗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听歌、唱歌、音乐演奏等过程中真正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在获得音乐感染的同时获得心理放松、焦虑缓解,以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谭卉,刘峻峰.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5(01):79-80.

[2]钟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音乐治疗应用[J].中外交流,2017(12).

[3]龚光军,陈治芳,周燕.指导性音乐想象技术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缓解作用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