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文化中渗透美育教育——以亲子互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传承乡土文化中渗透美育教育——以亲子互动为例

纪丽绵

石狮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福建石狮  362700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的论述。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仅有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无法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由此,对儿童开展本土文化教育应实施家园共育策略,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才能实现本土文化教育的目标。本土文化来源于社会,植根于民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家园合力传承乡土文化,也契合了当今幼教改革的大趋势。社会是美育的大教室。只要充分发挥其审美功能,就可以推进以情促学,以美育人。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作为社会成员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乡土文化植根在民间,传承乡土文化是社会给予家长的一种责任。让乡土文化走进幼儿年幼的心,从小埋下爱家乡的种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也是家长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乡土文化 渗透 美育教育

一、亲子共游,让童心在乡土文化中浸润感受美。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对孩子的教育是的教育,家长将如何挖掘家乡资源打开孩子感受美的心眼?家长该如何让孩子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家乡的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负于一定的使命,应将丰富与优秀乡土文化播种于孩子心中,陶冶孩子性情。可以让孩子在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当地文化的同时、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石狮是一座物产丰富、风土人情的年轻趣味城市。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让孩子回归自然环境,这是新的理念引导。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周末,带领孩子领略家乡美景,挖掘家乡乡土文化,引导孩子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环游家乡的美景,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发现大自然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比如闽南黄金海岸,它是东南沿海一颗璀璨的明珠,山海交融,风情万种。家长可以组织亲子一日游,带领孩子欣赏这美好风光,并做到心中有目标:融美育于畅游之中,专注于让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我们石狮有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到姑嫂塔、六胜塔、林峦渡、永宁古卫城去看一看,去了解一座座名胜古迹背后隐藏着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发现建筑物的独特与造型美。当你站在姑嫂塔上,将石狮全景尽收眼底,你会看到有许多建筑物和道路从四面八方拔地而起此时,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蜕变,热爱家乡,感受家乡之美油然而生。石狮石湖港、服装城、红塔弯海滨浴场都有它独特美的一面,值得亲子去观光、去感受。逐渐培养孩子学着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让人得到新的启示,使其审美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让遨游家乡活动,开拓孩子的眼界和视野,让孩子们沉浸于乡土文化之中,感受家乡的富饶与美丽,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二、亲子共话,让闽南文化走进孩子心田鉴赏美。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家乡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曾几何时,那稚气童趣的闽南童谣朗朗声还回响在耳边。家乡的童谣是经久传唱,人人耳熟能详的,每人都从父辈那里多多少少地了解到一些闽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闽南文化需代代相传。可如今,儿时那富有乡音乡情的闽南童谣在当代孩子的心中已成过去,更别说相关的闽南文化知识。家长们具有传承民族主流文化的职责,为挽救闽南文化的传承,家长要让孩子说好家乡话,让乡音得到延续,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闽南文化的美,切实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环境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每个家庭要创造富于孩子说闽南话的语言交往环境,适时、适地运用闽南话与孩子进行对话,让每个地方都成为孩子们接受闽南文化教育的课堂。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观看泉州台《学说闽南话》频道,互动式地学习模式学说闽南话。也可以陪同孩子玩民间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说闽南话,用好闽南话。闽南建筑历史悠久,富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家长们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近闽南文化,参观祠堂、红瓦房,欣赏闽南建筑,逐渐积累幼儿美感经验,拥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加深孩子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和喜爱,家长可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畅游石狮糖房街,让孩子在游览中品尝特色小吃。让孩子在了解品尝的过程中,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进一步产生亲近家乡文化之情,家乡的乡土文化走进孩子心田让孩子在亲近中接受、在兴趣中学习、在热爱中探索、在探索中鉴赏美。滋养情感、陶冶人生。

三、亲子共赏,让孩子在传统文化摇篮中表现美。

人文与艺术,是人类养育心灵的必需品。地方文化是文化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特力先生认为,最原始、最基础、最唯物的教材是本土教材。石狮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的本土文化。但石狮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闽南特色越来越少,闽南文化日渐流失的状况。因此促进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发展闽南民风民俗,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和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认知身边的事物,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让孩子们感受今天的同时也了解过去,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闽南有着美好现在的同时也有着悠久历史。《指南》指出:要创设具有丰富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教育环境,为幼儿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家长要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让孩子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亲近家乡文化的情感。在生活中,家长们要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教育契机,带领孩子融入社区,亲近社区,与社区交往、与社区对话。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蚶江镇是全市最热闹的小镇。家长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孩子感受节日气氛,让孩子个性得到陶冶,传统得以延续,民族文化得以阐述。牢记

生活即教育,当每一传统节日即将来临,应有意识引导孩子感受节日氛围并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传递给下一代。通过参加活动初步了解闽南乡土文化,陶冶孩子的性情如:元宵节,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灯笼、赏灯、参加灯会活动。中秋节与孩子讲讲中秋节习俗的由来,与孩子一起做月饼、博饼、听香、烧塔仔、拜月。过年时,借助石狮沿海一带闽南语顺口溜引导孩子了解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及各象征。在每一次活动参与后,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想到的美好事物借助画画、手工等表征形式表现出来。只要家长们做个有心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定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萌芽,祖祖辈辈美好的事与物得以传承。

社区是一个大课堂,资源取之不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帮助孩子们融入社会,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社会。充分挖掘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的文教自然人文景观,让孩子了解家乡的文化资源和地方文化,让这些资源唤醒孩子对家乡的美好了解,培养孩子亲近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地方文化的传承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作为父母,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不断挖掘它的内涵和价值,寻找更多的教育机会,让我们为孩子们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当地的景点、名人、特色、建筑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让乡土文化之花开得越来越漂亮,留在孩子们的心中!让幼儿在乡土教育中陶冶美的情操。让美育之光照进生活点亮心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