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实践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实践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仝新瑗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幼儿  653100

摘要:科学活动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并非仅仅教授简单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小实验是幼儿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科学小实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有效地组织开展丰富的科学小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引导幼儿从探究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从而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探究;科学小实验;科学兴趣

一、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首次被正式纳入到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并指出:“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目标中的关键性目标。

科学活动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并非仅仅教授幼儿简单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重要性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区别于普通的科学认知活动,它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参与实验探索的积极性,能够满足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兴趣,对比科学认知活动,幼儿对科学小实验活动更感兴趣。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通过观察对比,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在实验探究操作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猜测、探究、验证,这些活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开展科学小实验,不仅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还促进了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幼儿认真、坚持、独立思考、耐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在探索《种子发芽的秘密》时,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可以用土培和水培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探究土培和水培两种方法哪种更适合种子萌芽。对于探索种子发芽的活动,不会马上看得到实验的结果,小朋友们需要耐心地洒水、照顾种子,观察、记录、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种子在哪一种培育方法下发芽最快。

三、科学小实验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通过有组织的集中科学探究活动、区域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日常中的生活探究活动来实施。而科学小实验活动主要在有组织的集中科学探究活动、区域中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而科学小实验离不开科学教育活动的铺垫。

四、科学小实验的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教材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时,缺少科学系统的关于科学小实验的教材。教师往往结合主题或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适合相应年龄段幼儿的内容来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教师在组织相关内容的活动时,需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准备活动内容。在幼儿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零散、片段式的内容不能形成一个连续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幼儿认识、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二)实验材料投放不规范

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与幼儿的生活联系紧密,大部分科学小实验是幼儿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现象或者原理,比如沉与浮、溶化、摩擦生电等,这些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替代的,不需要规范的实验器材。但在部分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投放实验材料时,往往是根据经验取放,取放材料缺乏规范性,幼儿取放实验材料时,由于缺乏规范的实验器材,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比如在《瓶子吹气球》的实验中,投放的小苏打和醋的量决定了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多少,教师将碳酸氢钠加入装有醋的瓶子里,由于没有准确的量具,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估计出加入小苏打和醋的量。幼儿在实践探索中,存在小苏打和醋放多了或者放少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气球膨胀的大小。

(三)活动时忽略幼儿的探索和实践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探索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有的老师缺乏专业的学习,科学经验不足。在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法单一,经常采用讲解演示法,注重讲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忽视了幼儿的实践和操作。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直观的感知和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四)幼儿不能有序地操作实验

在探索科学小实验时,幼儿经常出现不按照实验步骤有序地操作探索,看见好玩、有趣的材料就急于尝试,结果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颜色对对碰》实验中,有的幼儿看见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就迫不及待的按自己的想法开始混色实验,不按照老师引导的红+蓝、红+黄或者黄+蓝的实验步骤有序地逐步开展探索,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在科学探索实验中,老师为幼儿准备实验记录表,在实验前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记录猜测结果,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最后根据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做记录。有的幼儿忽视了实验记录表,先实验后记录,因此,导致实验前的猜想环节失去了意义。

五、建议和对策

(一)多方面查阅资料,形成完善知识网络

目前,常见的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中关于科学实验的活动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专题、系统的知识。针对科学小实验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以科学实验探究的活动内容为主题,搜集教材、网络中关于科学小实验的相关内容,梳理整理活动内容,如科学小实验主要涉及到水、声、光、电、力、磁、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几大等方面,而关于水的实验包括沉浮、溶解、毛细现象、水的张力等,根据不同的实验的原理可以梳理出许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也可以根据梳理内容形成主题网络图,如磁铁的秘密。

磁铁的秘密

教师在梳理科学小实验的内容后,还应合理选择与幼儿生活联系

密切的实验内容,有利于幼儿接受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实验探索的兴趣。

(二)利用家园合力,收集丰富的实验材料,使用规范的操作材料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多数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部分实验材料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溶解实验中的盐和糖、沉浮实验中的石头和积木等实验材料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在实验中对取放实验材料的量有要求或者需要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需要用专业的测量工具——量杯、滴管,老师可以争取幼儿园的材料支持或是充分发挥家园合力,寻求家长的帮助,收集并使用规范的实验材料。

(三)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方法,创设条件让幼儿多动手探索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或者课余时间,丰富科学探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根据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科学小实验教学活动的形式,通过丰富的形式,促使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小实验中。教师可选择集中学习与分组探索的形式,通过集中活动的形式教师先做示范和讲解,然后分组探索,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和理解原理,注重课堂实践与课后探索,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创设科学探索区,丰富科学小实验的操作材料,增加实验步骤图

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科学探索区,比如中班科学区投放盐、糖、大米、杯子、筷子等材料,让幼儿探索溶解实验;大班科学区投放瓶子、气球、小苏打和醋,让幼儿探索瓶子吹气球实验,了解小苏打和醋会产生气体。为了帮助幼儿能有序地操作实验,我们可以对应每一份实验材料增加操作步骤图,通过操作步骤图引导幼儿有序规范地动手实验,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科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小实验是幼儿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分析、操作、记录以及总结归纳的实验探究过程,从而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丁有香.论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新课程》- 2022.6

[2]高凤欣.STEAM理念视角下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洛阳师范学院硕士论文》- 2020.5

[3]李时英.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合理组织.《新课程研究》- 2019.6

[4]尹徐蕾.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基于布鲁纳直觉思维论视角.《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