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陈玲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6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医院骨盆骨折危重患者中选取60例,采取双盲法分为两组,考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感染、便秘、尿道损伤)发生率、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结果:考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比组较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与对比组比较更低,有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骨盆骨折;危重;护理管理

对危重患者在医院救治过程中的安全性为医护工作者的十分关注的问题。转运时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威胁患者的性命。骨科护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医护人员少,护理人员主要负责运送危重患者,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较大[1]。为降低急救危险,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应实现预警评估,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本院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骨盆骨折危重患者实施评价,分析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选择60例骨盆骨折危重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为:符合骨盆骨折危重标准,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者。双盲法分为2组,考察组、对比组。考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35~79岁,平均56.52±1.21岁。对比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5~80岁,平均56.42±1.27岁。两组一般数据比较, 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

考察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 MEWS评分,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安排合适的医护人员。在执行前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了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以及该研究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程序,并且按照仿真案例进行了程序训练,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评分制定对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高提示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应及早处理。在 MEWS 0-3级时说明患者的情况比较平稳,在运送的时候,患者是比较安全的,可以由年轻的护理人员陪同。MEWS4~6级,表明该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应由具有丰富急救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陪同,并携带好监护仪和转运箱。MEWS7~10分,表示患者的情况很严重,必须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急救,每次移动都会导致患者的生理指标发生不可挽回的变化,需要安排抢救医生、主抢救护士一起陪同,带好转运箱、监护仪、呼吸气囊,如果有需要应带上除颤器和转移用的呼吸机。MEWS10分,提示患者时刻都有可能出现死亡的风险,以现场急救为原则,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在医师、护士的陪同下进行现场抢救。

1.3观察指标

护理研究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22.0软件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效果统计,其中, n,%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通过卡方方式来进行验证,得出了P<0.05的结论,表示有统计学上意义。

2.结果

2.1考察组、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考察组并发症(感染、便秘、尿道损伤)发生率相比于对比组较低,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考察组、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感染

便秘

尿道损伤

发生率

考察组(n=30)

1(3.33)

0(0)

0(0)

1(3.33)

对比组(n=30)

2(6.67)

3(10.00)

1(3.33)

6(20.00)

X2

-

-

-

4.0431

P

-

-

-

0.0443

2.2考察组与对比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对比详情

考察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高于对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所示:

表2:考察组与对比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对比详情(n,%)

组别

心搏骤停处置成功

呼吸困难处置成功

导管堵塞处置成功

考察组(n=30)

29(96.67)

28(93.33)

28(93.33)

对比组(n=30)

15(50.00)

16(53.33)

20(66.67)

X2

16.7045

12.2727

6.6667

P

0.0000

0.0004

0.0098

  1. 讨论

急救中心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发生并非独立。其与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以及缺乏实用的患者转移指导原则有关。骨盆骨折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搬运过程中的剧烈运动和姿势改变均有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年轻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较差,对疾病的观察不够,缺少预见性[2]。另外,在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应变能力较差,这也是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窒息和导管堵塞的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的原因,不但会威胁患者生命,还会给急救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利用MEWS技术能够迅速地确定出需要运送的危重患者的危险程度,并根据分数高低对运送的人员和救援器材进行适当的配置,即:人力、物力和得分三者的配合,使得患者在运输中出现疾病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从而极大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不良反应的处理成功率。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后,急救工作中存在着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的预测,使患者的急救过程标准化,并增强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有力保障危重患者的运输安全

[3]

急诊护士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在工作中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强度大,工作强度高,身心都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护理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在急救工作中,很多年轻护理人员要负责运送和保护一些危急患者,这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4]。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价,并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并对运输队伍进行适当的分配。例如,护士只是将一些病情轻的患者送到医院,其他的医护人员都会将重症患者送到急诊病房,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在运送患者的时候的负担。在临床工作中,在对骨盆骨折危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其对大出血及各种原因的休克等指标均有很高的灵敏度,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

本文研究显示,考察组并发症(感染、便秘、尿道损伤)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更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不良事件处置成功率低于对比组,有意义(P<0.05)。

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提高骨盆骨折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实现各类不良事件的积极处理,保障患者的抢救效果,实现有效病情观察,降低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谢穗光. SBAR沟通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J].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 (02): 133-136.

[2]黄健, 谢伟婵, 华锦嫦, 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降低多发伤患者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 42 (09): 967-971.

[3]陈淑玲, 吴玉娥, 李锦孟, 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 (32): 213-216.

[4]陈琰琰, 陶爱萍, 刘晓莉. 预警式评分系统对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 2019, 36 (01): 20-22.